㗜鼻疗法,又称吸药疗法,是将药物研成极细末,吸入鼻内,使药末直接作用于鼻黏膜而起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本疗法起源较早。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已有治黄疸,以“瓜蒂、赤小豆、秫米……纳著鼻孔中,痛缩鼻,须臾当出黄汁,或从口中出汁升余则愈”的记述。此后,《东垣试效方》《卫生宝鉴》《奇效良方》《本草纲目》《理瀹骈文》《万病验方大全》等医籍均收录不少前人的㗜鼻验方,该疗法的治疗范围不断扩大。
㗜鼻疗法适用于头面部及五官科疾病。
1.加味苍耳子散
苍耳子15g,辛夷12g,白芷9g,薄荷9g,石菖蒲15g,冰片1.5g。上药研末,㗜鼻。
2.苍辛鱼散
苍耳子15g,辛夷12g,细辛9g,鱼腥草18g,青黛2g,冰片3g。上药研末,㗜鼻。
1.百草霜散
百草霜30g,墨旱莲20g,冰片1.5g。上药研末,㗜鼻。
2.藕节大蓟散
藕节15g,大蓟15g,紫背浮萍9g,决明子15g。上药研末,㗜鼻。
1.麝香雄黄散
雄黄6g,细辛6g,川芎9g,人工麝香2g。上药研末,㗜鼻。
2.金银花散
金银花20g,青黛3g,乳香13g,川芎9g,冰片3g。上药研末,㗜鼻。
1.辛椒散
细辛9g,川花椒12g。上药研末,㗜鼻。用川花椒水漱口,疗效更佳。
2.大黄黄连细辛散
大黄15g,炒牵牛子15g,槟榔9g,黄连12g,细辛9g。上药研末,㗜鼻。
1.荆防二陈散
荆芥12g,防风12g,陈皮15g,清半夏12g,细辛9g。上药研末,㗜鼻。
2.加减银翘散
金银花15g,连翘12g,竹叶15g,荆芥12g,牛蒡子15g,冰片少许。上药研末,㗜鼻。
1.加减川芎茶调散
川芎13g,荆芥12,防风12g,细辛9g,白芷9g,当归15g。上药研末,㗜鼻。
2.加减牵正散
白附子12g,僵蚕12g,全蝎9g,川芎12g,醋乳香12g。上药研末,㗜鼻。
1.麝香雄菊散
雄黄6g,朱砂6g,菊花12g,人工麝香少许。上药研末,㗜鼻。
2.二黄乳没散
乳香12g,没药12g,黄连9g,雄黄6g,芒硝12g。上药研末,㗜鼻。
根据病情,辨证选取药物。将所用药物研成极细末,贮瓶备用。用右手食指取少许药末(0.3g左右),按于鼻孔,吸入鼻内,每日3~5次。
1.药量须适宜
㗜鼻时用药量须适宜,太多易引起打喷嚏,影响疗效。可同时口含茶水,以防药物误入气道。
2.用药后注意
㗜鼻药物多有刺激性,若用药后出现鼻腔干热,可涂以麻油或金霉素眼膏。
3.其他
㗜鼻疗法与吹鼻疗法、塞鼻疗法等一样,药物均经鼻黏膜吸收,故患有相同疾病者可参酌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