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熨疗法是将一些中草药或其他传热的物体,加热后用布包好,放在人体一定的部位上,做来回往返或旋转的移动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取工厂机床刨下的纯生铁屑,用醋或5%稀盐酸,按10∶1的比例渗入,即5kg的铁屑加入250mL的食醋或5%的稀盐酸溶液,充分搅拌均匀。配好后,放置15分钟,便可装入布袋内,每袋装750g。布袋大小约25cm×20cm,最好用粗布或帆布制成,以防磨破。将装好的药袋重叠地放在一起,用棉垫保温,待发热至50℃时即可用于治疗。本法对于肚腹冷痛、关节酸痛、妇女痛经、夜间小腿抽筋、坐骨神经痛等症有缓解的作用。使用铁屑加醋热熨疗法,需注意以下几点。
1.醋的浓度必须适宜
醋的浓度过浓或过稀都会影响铁屑发热。在使用醋时,最好先做试验,以确定哪一种浓度合适。一般陈醋含醋酸浓度高,因此加入醋量应该少些;反之,如果醋的质量差、醋酸浓度较低,则加入的醋量应该多些。
2.加适量的新铁屑
铁屑加醋热熨疗法中的铁屑可以重复使用,但使用3~4次后,需用铁筛除去已氧化的铁粉。一般情况下,铁屑可重复使用10次左右,但每次都应加进适量的新铁屑,以确保治疗效果。
3.清洗布袋
每次治疗结束后,都需及时清洗布袋,防止布袋被醋酸侵蚀腐坏。
坎离砂由净铁末50kg,米醋3kg,防风400g,当归300g,川芎400g,透骨草400g,加清水3kg配制而成。坎离砂含有中草药,通过发热,可充分发挥其药物效能,具有良好的镇痛解痉作用,以及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止痛消肿等功效,用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肺炎、肥大性脊柱炎、肌肉纤维组织炎、腰肌劳损、关节扭挫伤、关节手术后功能障碍、神经痛、慢性腰痛等。
根据受伤部位的大小,取葱白150~250g,切碎,然后杵烂,并立即放锅中炒热,热度应以皮肤能够耐受为准,然后取出敷于施治部位上。葱白冷却后,可再炒热继续熨烙,如此反复2~3次。葱熨疗法适用于跌打损伤后的陈旧性外伤疼痛、气滞血瘀证,以及因受寒而引起的小便不畅、慢性膀胱炎、产后腰腿痛等疾病。跌打损伤致肿胀疼痛等应用本法时,需在受伤24小时以后进行,而刚刚发生损伤时,不宜应用此法。对于跌打损伤后瘀积不散,甚至血瘀化热,出现脓肿、全身发热比较明显的患者,也不宜使用葱熨疗法。
麦麸或棉籽壳500g,炒热,也可加入苍术50g、木香50g、乳香25g、没药25g,再炒1~2分钟。炒时可加入一些水,使锅内产生热气,以充分发挥药力。炒好后装入布袋,熨烙患处。此法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急慢性腹痛、泄泻,以及单纯性因寒而引起的腹痛。
取蚕沙500g、黄酒200mL搅拌均匀,分装在2个布袋内,放入开水锅内的竹笼上蒸10分钟,然后取出,趁热熨烙患处或四肢关节;也可应用炒法,将蚕沙炒热后,再加黄酒拌炒,装袋后熨烙。本法活血止痛,对风湿性关节酸痛有显著疗效。
取青砖2块,放于炉口烧红,待砖不烫手时,即用布包好。先在患处垫上4~5层旧布,然后放上热砖,随着砖热的减弱,逐层抽掉垫布。临床也可在热砖下放葱白、姜片,或扎上一条浸透陈醋的毛巾,醋浸毛巾上放热砖熨烙,可以充分发挥陈醋的作用。砖熨疗法常用于治疗手足疾患;加葱、姜熨烙,多用于手足部跌打损伤后的陈旧性外伤疼痛;加醋浸的毛巾熨烙,常用于手部或足部的关节酸痛。
将500mL的医用盐水空瓶装满热开水,先在患处放上一个布袋,袋中装满切成丝的葱白,布袋上放一块厚布,然后放上热水瓶做局部熨烙。开始时热水瓶的温度较高,可垫上干布或戴绒手套拿热水瓶做一起一落地反复熨烙,待热水瓶内温度降低后,可将其放于患处不动,进行固定熨烙。瓶熨疗法常用于治疗跟骨骨刺引起的疼痛,或用于一般性腹痛。
取食盐250g,爆炒加热后,加入陈醋200mL,随洒随炒,均匀地加入锅内,再炒半分钟,然后马上装入布袋,将袋口扎紧,放于患处熨烙。此法可缓解筋挛,用治妇女痛经、夜间小腿抽筋和坐骨神经痛等症。单纯盐熨疗法可用于胃痛、腹痛、吐泻。
电熨疗法常用于过敏性鼻炎。本法采用局部电熨,操作简便,每次只需2~3分钟,患者无痛苦,施治后不影响鼻腔的正常功能。一般经过2~3次电熨,鼻炎即可痊愈或明显减轻。
1.热性病
如高热、神昏、谵语等,均不可用本法。
2.出血性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月经过多、崩漏等,不宜用本法。
1.防止烫伤
热熨时,尤其要防止局部烫伤。开始时熨器温度过高,应采用起伏放置式熨烙法,或者加厚垫布。
2.防止着凉
热熨后,患者可在室内散步,但暂时不得外出,要注意避风,防止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