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教授在50余年医疗、教学、科研实践中,深感疼痛是广涉临床各科、人体各部,危害严重的疾病,但其相关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学术体系,临床诊疗亦未形成独立学科。为填补这一学科空白,他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踏上了中医疼痛学的研究之路。韦绪性教授经过长期深入的临床观察和大量学术积累,在系统总结其父韦献贵名老中医诊疗疼痛病经验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初,相继主编出版了大型疼痛学专著《中医痛证诊疗大全》和《中西医临床疼痛学》,此两部专著为中医疼痛学的奠基之作,填补了中医疼痛学研究的空白。原卫生部主管的《中国医院报道》杂志2009年第3期,在“共和国辉煌60年专题”(页眉内容为“讴歌时代先进典型,记载行业领军人物”)中发表记者专访,标题为《韦编三绝追圣贤,著书立说开新篇》,副标题为《记我国中医疼痛学奠基人,著名中医疼痛学家韦绪性》,高度评价两部疼痛学专著“代表了当今中医疼痛研究的最高水平”。《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9月27日载记者专访,对韦绪性教授予以高度评价:“中医学对此(疼痛)尚无明确的学科划分。为弥补这一空白,韦绪性自90年代以来,相继主编出版了《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中西医临床疼痛学》,构建了中医疼痛学的理论框架和诊疗规律,充分代表了当今中医疼痛研究的较高水平。”著名中医学家对其也多有高度评价,如中医泰斗全国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院士、陈可冀院士、王琦院士分别在序文中盛赞这两部著作“实从古未有之奇编”“不仅实用性强,且颇多创建,弥足珍贵”,为中医疼痛学“开山之作”。中医疼痛学由此兴起,韦绪性教授也成为国内公认的中医疼痛学创始人、著名中医疼痛学家。随着他对疼痛临床研究的日益深入,以其学术继承人为主的一众学者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编著成《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疼痛病精要》一书出版发行,书中主体部分确立了“韦氏中医疼痛学”。
为进一步丰富完善中医疼痛学,并结合疼痛多急、剧痛每有厥脱之险的临床实际,韦绪性教授深入临床观察,寒暑不辍,笔耕不止,主编了《中医疼痛靶向治疗学》。该书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精、准、速”止痛为特色的学术专著。中医学对疼痛的靶向治疗内容非常丰富,既包括药物外治、非药物外治,也包括药物内治等,治疗途径甚为广泛。其优点是定向精确,治疗的针对性强,并有简、便、验、廉等优势,是治疗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对危重病及不便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病更能发挥独特疗效。然而有关学术理论和极为丰富的靶向止痛疗法皆分散在诸多文献之中,尚未形成学术专著。因此,韦绪性教授带领其学术团队,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编写了本书。
本书以《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疼痛病精要》所创立的“中医疼痛靶向疗法”为基础,全面系统探究中医疼痛靶向止痛的学术理论和诊疗经验,突出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着力熔古铸今,取精求新。在《中医疼痛靶向治疗学》付梓之际,我们作为名誉主编先睹为快,深感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突出实用,颇多创新。本书的出版对提高疼痛及相关专业医务人员的理论和临床水平,尤其对中医疼痛学的完善,以及传承创新和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乐为之序,以彰其说。
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刘长信
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主任委员 唐学章
2024年8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