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节
泥敷疗法

泥敷疗法是以治疗泥为载体,将其加热后敷在人体一定部位,使热传至机体,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谈及泥与人体的关系,曰:“诸土皆能胜湿补脾。”中医学认为,脾属土,将自然界的泥土敷于人体,与人体的脾“同气相召”,凡因脾引起的疾病,用泥敷疗法疗效明显。古人认为,“土地各以类生人”,又“各以类治病”。用来治病的泥土主要有温泉泥、井泥、河泥、田泥、蚯蚓泥、黄土、白土、灶心土、壁土、燕窝土、蜂窝土等。

一、适应证

1.运动系统疾病

如慢性多发性关节炎(除结核病)、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后,超过6个月者才能进行泥敷疗法)、慢性脊柱关节炎、脊髓及脊髓膜外伤后遗症、骨折迟迟不愈合、骨髓炎(除结核病)、慢性肌炎、腱鞘炎。

2.各种慢性炎症

如慢性附件炎、慢性结肠炎,以及经久不愈的创面、溃疡等。

3.风寒湿致痛

风、寒、湿邪引起的各种神经痛及周围性神经麻痹。

4.其他

肢体畏寒怕冷、胃寒痛、产后病、冻伤等。

二、禁忌证

高热、化脓、厌氧菌感染、恶性肿瘤、结核、脑动脉硬化、心肾功能衰竭、出血性疾病、皮肤病、周围循环障碍、严重水肿部位,以及经深部放射性治疗者和1岁以下婴儿;皮肤感觉障碍、感染及开放伤口处;如治疗部位皮肤近期应用过搽剂,可能提高皮肤敏感性,应嘱患者在泥敷疗法后使用搽剂。

三、操作方法

1.冷敷法

用新取的井水或其他液体调黄泥、赤泥或灶心泥等,敷涂患部或穴位,泥土干则换之,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本法主治皮肤病,如冷泥调醋、黄土治烫伤、烧伤,燕窝泥调水治湿疹,泥土调香油外敷治疗头疮等。另外,蚯蚓泥调水可治疗小便不通等疾病。

2.热敷法

以黄土加热熨之,先在身体局部涂上一层黄泥,以防烫伤,然后加黄土3~6cm厚,外用纱布包扎,胶布固定后裹上棉花以保温。每次30分钟,每日或间日1次,15~20次为1个疗程。本法主治寒湿痹证、痿证,以及腰、腿、颈、头顽痛。

四、注意事项

凡伴有高血压、心血管代偿功能障碍或发热者,不可应用泥敷疗法。在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全身泥浴治疗时,要注意患者的变化,如出现大量出汗、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停止治疗。 l2VDeFpg+1JqHaeYGFslPLnEHbaNbhDMfDpNbnXLR+IujUwNj3nW6AqIYObnsOg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