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冰敷疗法

冰敷疗法是用冰袋直接或以冰水调和药末敷于患处或一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冰敷疗法,早在唐代的《本草拾遗》中就有记载:冰味甘,大寒,无毒,主去烦热,熨人乳石发热肿。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即收录了“伤寒阳毒,热盛昏迷者,以冰一块置于膻中(两乳之间)”的外治方法,还载有冰敷膻中解白酒中毒之法。到了现代,冰敷疗法不仅可用于高热昏迷患者的急救,而且可用于多种痛证的治疗。

一、适应证

头痛、诸关节红肿热痛、中暑、阳证疮疡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属实热、暑热证者。

二、禁忌证

大面积组织受损、感染性休克,不宜用冰敷疗法,以免组织坏死;有慢性炎症或感染化脓者,不宜用冰敷疗法,以免阻碍炎症吸收;枕后、耳部、阴囊等处不宜用冰敷疗法,以免冻伤;针灸治疗慢性炎症引起的疼痛时,应避免使用冰敷疗法,即使是局部肿胀、皮温升高的疼痛急性发作期,也不宜使用冰敷疗法。

三、操作方法

若为高热患者,可将冰袋敷于患者的前额、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部位;若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不退者,可用冰袋或井水冷敷头部(前额、头枕部)与冰敷大血管的浅表部位(如两侧颈部、腋下与腹股沟等处),以肛温控制在38.5℃以下为宜。若治鼻衄,可冰敷患者太阳穴或前额。一般每次冰敷时间不宜过长,但治疗高热患者则需持续应用,且要经常更换冰袋,直至体温下降。

四、注意事项

冰敷完毕,要用干毛巾擦干冰敷部位的皮肤;冰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20分钟左右;年老体弱者、虚寒证患者,以及妊娠、经期妇女等不宜冰敷;外伤破损、劳累、炎症后期、心脏疾病、水肿患者不宜冰敷;冰敷时,如果发现患者有不良反应,则应立即停止。 mxB28tQkhR+v4uMyMEYJ+EvVYERc84U9Ox/rXAGorJC9gv3N1zPK7l68Jle8A6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