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牵引疗法

牵引疗法是应用力学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理,对四肢、腰部或颈部的急慢性损伤、肌肉痉挛与挛缩、骨折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及畸形等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牵引的种类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皮肤牵引、布托牵引和骨牵引等。在中医临床治疗中,主要应用布托牵引治疗颈椎及腰椎的损伤和病变。

一、颈椎牵引疗法

(一)适应证

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其中对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及颈型颈椎病明显有效,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早期颈椎管矢状径不小于12mm者;无移位的颈椎骨折;颈椎小关节半脱位、错位;颈椎间盘突出、膨出;颈肌纤维组织炎;落枕。

(二)禁忌证

颈椎肿瘤、肺尖部肿瘤、恶病质、结核、严重的心脑血管病、颈椎滑移严重,以及对牵引不能耐受者。

(三)操作方法

颈椎牵引疗法临床较为常用的是枕颌带牵引,可采取卧位或坐位两种方法。

1.卧位牵引

一般认为在卧位下牵引,机体全身肌肉容易放松,牵引效果较好,对年老者、体弱者及颈椎病椎动脉缺血型患者较为合适,但卧位时配合应用其他治疗则有一定的限制,且占场地面积较大。患者取平卧位,头高脚低,将枕颌带套入患者头的后枕及下颌部,床头置一牵引架,附有滑轮,将布托系在牵引绳上,通过滑轮,系上所需重锤或沙袋进行牵引。牵引力一般从3~4kg开始,根据患者体质、颈肌发达程度逐步增加牵引力,通常可达到体重的1/12~1/8。①长时间持续牵引:牵引力可略小,每牵引2小时可休息15分钟再继续牵引,一般在牵引2~3天症状开始缓解,继续牵引直至症状消失。若需24小时持续牵引者,则牵引力以2kg为宜,并根据患者病情、反应随时调整。②间断性牵引:重量可达5~15kg,根据患者的耐受量进行调整,每日1~2次,每次0.5~1小时。

2.坐位牵引

在临床上,更常用的是坐位牵引。坐位牵引占地面积较小,但牵引时间过长,常可使患者不能耐受,而且坐位位置有挪动时,易产生牵引力不均匀及不稳定。①牵引时,患者取端坐位,颈部套入颌枕带,用绳穿过吊在头顶上方支柱的滑轮上,牵引力一般由3~4kg开始,逐步增加至5~15kg。②在牵引颈椎时,患者头略前倾,与地面接近垂直,呈20°~30°角,使牵引力集中作用于颈椎后方。每次牵引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1~3次。

3.其他

根据条件,操作时可用机械式、电动式或电脑控制式做颈椎牵引,但需特殊设备和安全保护装置。

(四)注意事项

根据病情、X线摄片,正确选择牵引方式、重量、角度及时间;脊髓压迫型早期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采用垂直位;应向患者解释牵引的目的和意义,交代注意事项;治疗前检查颈牵引器,尤其是绳索及固定带是否牢固完好;牵引力过大,超过20kg可能造成肌肉、韧带、关节束等软组织损伤,故一般病例以轻重量牵引为妥。牵引力大小与牵引时间原则上为时间短则力量大、时间长则力量小,根据患者病情及耐受力而定;治疗中注意患者的反应,若有肩部不适、手麻加重等,应调整牵引的时间。

二、腰椎牵引疗法

(一)适应证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纤维组织炎,骶髂关节半脱位,脊柱小关节半脱位,脊柱侧凸、脊柱后凸畸形,腰椎肥大压迫神经根,腰椎楔形骨折后,腰椎滑脱。

(二)禁忌证

孕妇禁用,有出血性倾向、恶性肿瘤、高热、牵引区骨折、腰椎结核及皮损、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禁用。

(三)操作方法

1.卧位滑轮重量式牵引

将上端牵引带束于胸下部起固定作用,下端牵引带束于髂前上棘上方做半骨盆牵引,通过滑轮悬挂重量向下牵引。若采取头低足高位,则上身无须束牵引带,以身体向下滑动的重力起固定及牵引作用。卧位或俯卧位,牵引时间可根据患者病情而定,可为30~60分钟、数小时到24小时,牵引力从20kg开始,逐步增加至30~40kg,以患者能耐受为限,每日1~2次。若需24小时持续牵引者,牵引力以两下肢各4kg为宜。卧位机械牵引法一般用自动牵引床进行操作,用电脑控制,可使牵引床下半部自动向下移动。

2.仰卧位牵引

将牵引带固定于胸廓,牵引力施于骨盆,垫高两下肢使髋及膝屈曲。牵引力大小及牵引时间长短有不同的安排方案,用较大牵引力则持续较短时间,用较小牵引力则可持续较长时间。常用的牵引力相当于患者的体重,一般牵引时间为20~30分钟。

3.立位牵引

立位牵引分斜板牵引和垂直牵引,将一个牵引套固定于患者腰部,牵引套悬挂于肋木或其他横杠上,使患者身体悬空,做立位牵引,适用于年轻、体质较好的患者。在家做牵引疗法的患者,必须有家属在旁观察反应,保证安全,掌握牵引力的方向、牵引力大小及牵引时间,以取得牵引的最佳治疗效果。在牵引时配合其他理疗方法,如局部热敷、红外线疗法、TDP(特定电磁波谱疗法)、磁疗等,效果更佳。

(四)注意事项

治疗前检查牵引器,尤其是绳索及固定带是否牢固完好;注意牵引力与时间的关系,一般牵引力大则牵引时间短、牵引力小则牵引时间长;治疗中应注意患者的反应,可以配合应用热疗;牵引结束时,应缓慢卸下牵引重量,取下固定物,让患者休息15~30分钟再离去;牵引后若腰痛加重,应检查原因,可用热疗以缓解肌肉痉挛及腰痛症状;心脑血管病患者、年老者、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慎重应用牵引疗法,要经常巡视观察,必要时注意血压及脉搏变化。 THe6afVUcPacVHrvgsRk/eyyVbAJdKwrU2oC9lqae4lYv+rmYmDRnuoapLFv2Fu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