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 [1] 牧荆 [2] 楚,听讼 [3] 出池台。
督邮 [4] 称蝗去,亭长 [5] 说乌来。
行塘 [6] 朱鹭响,当道 [7] 赤帷开。
马鞭 [8] 聊写赋,竹叶 [9] 暂倾怀。
【作者】庾肩吾(487—551),字子慎,一作慎之。中国南朝梁代文学家、书法理论家。初为晋安王萧纲常侍,历任云麾参军、兼记室参军。萧纲即帝位(简文帝),任度支尚书。《隋书·经籍志》载有《梁度支尚书庾肩吾集》十卷,唐代诗人李贺在《还自会稽歌序》中表达了未能见其遗文的遗憾。明代张溥辑有《庾度支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1]英王:即玉英,神仙掌花的别名,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及绿仙人掌的花。性味:甘,凉。功能主治:凉血止血;主治吐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中华本草》)
[2]牧荆: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牡荆的叶。性味:微苦、辛,平。归经:归肺经。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主治风寒感冒、胃痛、疝气腹痛等。用法用量:9~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鲜用,供提取牡荆油。(《全国中草药汇编》)
[3]听讼:《春秋元命苞》中有“树槐,听讼其下”之说。树槐即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花蕾及花。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肝、大肠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主治肠风便血,痔疮下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热头痛,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研末撒。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中华本草》)
[4]督邮:即鬼督邮,徐长卿的别名。徐长卿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干燥根和根茎。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祛风,化湿,止痛,止痒;主治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仆伤痛,风疹,湿疹。用法用量:3~12g,后下。(《中国药典》2020年版)
[5]亭长:葛上亭长的别名,为芫菁科动物豆芫菁的全虫。性味:辛,温;有毒。功能主治:逐瘀,破积,攻毒;主治血瘀经闭,癥瘕积聚,白癞。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2只;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煮酒搽。使用注意:内服宜慎,体弱者及孕妇禁服。(《中华本草》)
[6]行塘:行唐、莨菪、天仙子的别名,为茄科植物莨菪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辛,温;有大毒。归经:归心、胃、肝经。功能主治:解痉止痛,平喘,安神;主治胃脘挛痛,喘咳,癫狂。用法用量:0.06~0.6g。使用注意: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妇禁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
[7]当道:车前子的别名,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甘,寒。归经:归肝、肾、肺、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主治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用法用量:9~15g,包煎。(《中国药典》2020年版)《神农本草经疏》曰:“内伤劳倦、阳气下陷之病,皆不当用,肾气虚脱者,忌与淡渗药同用。”《本草汇言》曰:“肾气虚寒者,尤宜忌之。”
[8]马鞭:即马鞭草,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苦,凉。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利水,退黄,截疟;主治癥瘕积聚,痛经经闭,喉痹,痈肿,水肿,黄疸,疟疾。用法用量:5~10g。(《中国药典》2020年版)
[9]竹叶:即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性味:甘、淡,寒。归经:归心、胃、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主治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用法用量:6~10g。(《中国药典》2020年版)
(孙景环、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