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性常山 [1] 野,尤甘草 [2] 舍中。
钩帘阴卷柏 [3] ,障壁坐防风 [4] 。
客土依云实 [5] ,流泉架木通 [6] 。
行当归 [7] 老去,已逼白头翁 [8] 。
[1]常山: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干燥根。性味:苦、辛,寒;有毒。归经:归肺、肝、心经。功能主治:涌吐痰涎,截疟;主治痰饮停聚,胸膈痞塞,疟疾。用法用量:5~9g。(《中国药典》2020年版)
[2]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和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用法用量:2~10g。使用注意: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
[3]卷柏:为卷柏科植物卷柏或垫状卷柏的干燥全草。性味:辛,平。归经:归肝、心经。功能主治:活血通经,主治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仆损伤;卷柏炭化瘀止血,主治吐血、崩漏、便血、脱肛。用法用量:5~10g。使用注意:孕妇慎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
[4]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性味:辛、甘,微温。归经: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主治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用法用量:5~10g。(《中国药典》2020年版)《本草经集注》言:“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新修本草》曰:“畏萆薢。”《神农本草经疏》云:“诸病血虚痉急,头痛不因于风寒,溏泄不因于寒湿,二便秘涩,小儿脾虚,发搐,慢惊,慢脾风,气升作呕,火升发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等病,法所同忌。”《得配本草》云:“元气虚,病不因风湿者,禁用。”
[5]云实:即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性味:甘、涩,平。归经:归脾、肾经。功能主治: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主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用法用量:9~15g。(《中国药典》2020年版)
[6]木通: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性味:苦,寒。归经:归心、小肠、膀胱经。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主治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用法用量:3~6g。(《中国药典》2020年版)《本草害利》云:“凡精滑不固,梦遗及阳虚气弱,内无湿热者均忌,妊娠尤忌。”《得配本草》云:“肾气虚,心气弱,汗不彻,口舌燥,皆禁用。”
[7]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主治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用法用量:6~12g。(《中国药典》2020年版)《本草经集注》言:“畏菖蒲、海藻、牡蒙。”《神农本草经疏》言:“肠胃薄弱,泄泻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恶食,不思食及食不消,并禁用之,即在产后胎前,亦不得入。”《本草汇言》云:“风寒未清,恶寒发热,表证外见者,并禁用之。”
[8]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性味:苦,寒。归经:归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毒血痢,阴痒带下。用法用量:9~15g。(《中国药典》2020年版)《日华子本草》云:“得酒良。”《神农本草经疏》云:“滞下胃虚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泄泻由于虚寒寒湿,而不由于湿毒者,忌之。”《本草从新》云:“血分无热者忌。”
(孙景环、高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