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荡 [1] 去未来,踯躅 [2] 花频换。
可惜石榴 [3] 裙,兰麝 [4] 香销半。
琵琶 [5] 闲抱理相思 [6] ,必拨 [7] 朱弦断。
拟续断 [8] 朱弦,待这 [9] 冤家看。
[1]浪荡:谐音莨菪,又名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辛,温;有大毒。归经:归心、胃、肝经。功能主治:解痉止痛,平喘,安神;主治胃脘挛痛,喘咳,癫狂。用法用量:0.06~0.6g。使用注意: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妇禁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
[2]踯躅:即红踯躅、山踯躅,杜鹃花的别名,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花。性味:甘、酸,平。功能主治:和血,调经,止咳,祛风湿,解疮毒;主治吐血,衄血,崩漏,月经不调,咳嗽,风湿痹痛,痈疖疮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中华本草》)
[3]石榴:石榴皮、叶、根均可入药。
①石榴皮: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干燥果皮。性味:酸、涩,温。归经:归大肠经。功能主治:涩肠止泻,止血,驱虫;主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用法用量:3~9g。(《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②石榴叶: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叶。功能主治:收敛止泻,解毒杀虫;主治泄泻,痘风疮,癞疮,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中华本草》)
③石榴根: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根或根皮。性味:酸、涩,温。功能主治:驱虫,涩肠,止带;主治蛔虫,绦虫,久泻,久痢,赤白带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中华本草》)
[4]兰麝:对应的中药为麝香。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性味:辛,温。归经:归心、脾经。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癥瘕,难产死胎,胸痹心痛,心腹暴痛,跌仆伤痛,痹痛麻木,痈肿瘰疬,咽喉肿痛。用法用量:0.03~0.1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使用注意:孕妇禁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
[5]琵琶:即枇杷,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性味:甘、酸,凉。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渴;主治肺热咳喘,吐逆,烦渴。用法用量:内服,生食或煎汤,30~60g。使用注意:不宜多食。(《中华本草》)《随息居饮食谱》云:“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
[6]相思:对应的中药为相思子,别称红豆。相思子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成熟种子。性味:苦、辛,平;有大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杀虫;主治痈疮,腮腺炎,疥癣,风湿骨痛。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或熬膏涂。(《中华本草》)
[7]必拨:谐音荜茇,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性味:辛,热。归经:归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止痛;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寒凝气滞,胸痹心痛,头痛,牙痛。用法用量:1~3g;外用,适量,研末塞龋齿孔中。(《中国药典》2020年版)
[8]续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性味:苦、辛,微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筋伤骨折、崩漏、胎漏;酒续断多主治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筋伤骨折;盐续断多主治腰膝酸软。用法用量:9~15g。(《中国药典》2020年版)《本草经集注》言:“地黄为之使,恶雷丸。”《得配本草》云:“初痢勿用,怒气郁者禁用。”
[9]待这:谐音代赭,即代赭石,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含三氧化二铁。性味:苦,寒。归经:归肝、心、肺、胃经。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主治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用法用量:9~30g,先煎。使用注意:孕妇慎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神农本草经疏》言:“下部虚寒者,不宜用;阳虚阴萎者忌之。”《得配本草》云:“气不足、津液燥者,禁用。”
(孙景环、周红、马洪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