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待防风 [1] 饼,须添薏苡 [2] 杯。 ——张贲
香然柏子 [3] 后,尊泛菊花 [4] 来。 ——皮日休
石耳 [5] 泉能洗,垣衣 [6] 雨为裁。 ——陆龟蒙
从容 [7] 犀局静,断续 [8] 玉琴哀。 ——张贲
白芷 [9] 寒犹采,青箱 [10] 醉尚开。 ——皮日休
马衔 [11] 衰草卧,乌啄 [12] 蠹根回。 ——陆龟蒙
雨过兰 [13] 芳好,霜多桂 [14] 末摧。 ——张贲
朱儿 [15] 应作粉,云母 [16] 讵成灰。 ——皮日休
艺可屠龙胆 [17] ,家曾近燕胎 [18] 。 ——陆龟蒙
墙高牵薜荔 [19] ,障软撼玫瑰 [20] 。 ——张贲
鸓鼠 [21] 啼书户,蜗牛 [22] 上研台。 ——皮日休
谁能将藁本 [23] ,封与玉泉 [24] 才。 ——陆龟蒙
【作者】张贲,字润卿,河南南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前后在世,宣宗大中进士。张贲曾隐于茅山,后寓吴中,与皮日休、陆龟蒙多有交游。唐末,其官至广文博士。贲所作之诗,《全唐诗》今存十六首。
皮日休简介见《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其一》。
陆龟蒙简介见《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首·其一》。
[1]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性味:辛、甘,微温。归经: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主治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用法用量:5~10g。(《中国药典》2020年版)《本草经集注》言:“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新修本草》曰:“畏萆薢。”《神农本草经疏》云:“诸病血虚痉急,头痛不因于风寒,溏泄不因于寒湿,二便秘涩,小儿脾虚,发搐,慢惊,慢脾风,气升作呕,火升发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等病,法所同忌。”《得配本草》云:“元气虚,病不因风湿者,禁用。”
[2]薏苡:即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米的干燥成熟种仁。性味:甘、淡,凉。归经:归脾、胃、肺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用法用量:9~30g。使用注意:孕妇慎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
[3]柏子:即柏子仁,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肾、大肠经。功能主治: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主治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用法用量:3~10g。(《中国药典》2020年版)
[4]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性味:甘、苦,微寒。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用法用量:5~10g。(《中国药典》2020年版)
[5]石耳:即灵芝,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肝、肾经。功能主治:补气安神,止咳平喘;主治心神不宁,失眠心悸,肺虚咳喘,虚劳短气,不思饮食。用法用量:6~12g。(《中国药典》2020年版)《本草经集注》曰:“恶恒山。畏扁青、茵陈蒿。”
[6]垣衣:别名真藓、屋游、古屋瓦苔、银叶真藓,为真藓科植物真藓的植物体。性味:甘、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治细菌性痢疾,黄疸,鼻窦炎,痈疮肿毒,烫火伤,衄血,咳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碎后用纱布包好塞鼻孔。(《中华本草》)《本草经集注》云:“此瓦屋上青苔衣。”《新修本草》云垣衣:“味酸,无毒。主黄疸,心烦,咳逆,血气,暴热在肠胃,金疮内塞。久服补中益气,长肌,好颜色。一名昔邪,一名乌韭,一名垣嬴,一名天韭,一名鼠韭。生古垣墙阴或屋上。三月三日采,阴干。”
[7]从容:即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管花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性味:甘、咸,温。归经:归肾、大肠经。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主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用法用量:6~10g。(《中国药典》2020年版)《本草蒙筌》云:“忌经铁器。”《神农本草经疏》云:“泄泻禁用,肾中有热,强阳易兴而精不固者,忌之。”《雷公炮制药性解》云:“相火旺者忌用。”《得配本草》云:“忌铜、铁……火盛便秘,阳道易举,心虚气胀,皆禁用。”
[8]断续:即续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性味:苦、辛,微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筋伤骨折、崩漏、胎漏;酒续断多主治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筋伤骨折;盐续断多主治腰膝酸软。用法用量:9~15g。(《中国药典》2020年版)《本草经集注》言:“地黄为之使,恶雷丸。”《得配本草》云:“初痢勿用,怒气郁者禁用。”
[9]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性味:辛,温。归经:归胃、大肠、肺经。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用法用量:3~10g。(《中国药典》2020年版)《神农本草经疏》云:“呕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10]青箱:即青葙子,为苋科植物青葙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清肝泻火,明目退翳;主治肝热目赤,目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用法用量:9~15g。使用注意:本品有扩散瞳孔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
[11]马衔:即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仆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用法用量:3~10g。(《中国药典》2020年版)
[12]乌啄:即乌头。
①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性味:辛、苦,热;有大毒。归经:归心、肝、肾、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可用于麻醉止痛。用法用量:一般炮制后用。使用注意:生品内服宜慎,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②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经:归心、肾、脾经。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用法用量:3~15g,先煎,久煎。使用注意: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
[13]兰:即兰花,为兰科植物建兰、春兰、蕙兰、寒兰、多花兰或台兰的花。性味:辛,平。归经:归肺、脾、肝经。功能主治:调气和中,止咳,明目;主治胸闷、腹泻、久咳、青盲、内障。用法用量:内服,泡茶或水炖,3~9g。(《中华本草》)
[14]桂:即桂花,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性味:辛,温。归经:归肺、脾、肾经。功能主治:温肺化饮,散寒止痛;主治痰饮咳喘,脘腹冷痛,肠风血痢,经闭痛经,寒疝腹痛,牙痛,口臭。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泡茶;外用,适量,煎汤含漱或蒸热外熨。(《中华本草》)
[15]朱儿:即朱砂,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性味:甘,微寒;有毒。归经:归心经。功能主治: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主治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用法用量:0.1~0.5g,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吴普本草》云:“畏磁石,恶咸水。”《本草备要》云:“忌一切血。”《本草从新》云:“独用多用,令人呆闷。”
[16]云母:为硅酸盐类云母族矿物白云母。性味:甘,温。归经:归心、肝、肺经。功能主治:安神镇惊,敛疮止血;主治心悸,失眠,眩晕,癫痫,久泻,带下,外伤出血,湿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及大便秘结者禁服。(《中华本草》)《本草经集注》曰:“泽泻为之使。畏
甲及流水。”《药性论》曰:“恶徐长卿,忌羊血。”《本经逢原》云:“阴虚火炎者,慎勿误与。”
[17]龙胆: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和根茎。性味:苦,寒。归经:归肝、胆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主治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用法用量:3~6g。(《中国药典》2020年版)
[18]燕胎:传说中的仙芝名。《太平御览》引《茅君内传》云:“勾曲山上有神芝五种……第三曰燕胎芝,其色紫,形如葵,叶燕象,如欲飞状,光明洞彻。”
[19]薜荔:为桑科植物薜荔的茎、叶。性味:酸,凉。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泻痢,尿淋,水肿,疟疾,闭经,产后瘀血腹痛,咽喉肿痛,睾丸炎,漆疮,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60~90g),捣汁、浸酒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汁涂或煎水熏洗。(《中华本草》)
[20]玫瑰:即玫瑰花,为蔷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行气解郁,和血,止痛;主治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仆伤痛。用法用量:3~6g。(《中国药典》2020年版)
[21]鸓鼠:即鼺鼠,为鼯鼠科动物棕鼯鼠的全体。性味:甘,温。功能主治:催产,止痛;主治难产,产后腰痛,关节痛,头风痛。用法用量:内服,泡酒服,15~30g。使用注意:血虚无瘀滞者忌用,孕妇慎用。(《中华本草》)
[22]蜗牛:为巴蜗牛科动物同型巴蜗牛、华蜗牛及其同科近缘种的全体。性味:咸,寒;有小毒。归经:归膀胱、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惊,消肿;主治风热惊痫,小儿脐风,消渴,喉痹,痄腮,瘰疬,痈肿丹毒,痔疮,脱肛,蜈蚣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或焙干研末,1~3g;外用,适量,捣敷,或焙干研末调敷。使用注意:不宜久服,脾胃虚寒者禁用。(《中华本草》)《本草纲目》云:“畏盐。”《神农本草经疏》云:“非真有风热者不宜用,小儿薄弱多泄者不宜用。”
[23]藁本: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和根。性味:辛,温。归经:归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主治风寒感冒,颠顶疼痛,风湿痹痛。用法用量:3~10g。(《中国药典》2020年版)
[24]玉泉:又名玉液。《神农本草经》载:“玉泉,味甘,平。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一名玉朼。生山谷。”
(孙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