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立春正确做“春捂”,风湿疾病不反复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冬季人们都愿意待在温暖的室内。而从立春这一天起,大多数人开始增加户外活动,并逐渐脱去厚重的衣物。古人为什么会把立春确立为春季的开始呢?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及我国的“观星文化”。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的。

先秦时期,古人就依据斗转星移来确定每年的岁时。《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也就是说,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斗柄回寅,即春回大地,进入全新的循环,万象更新,新岁开启。

由此可见,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即将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我国的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区域,此时已经可以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广大北方地区万物尚未复苏,天气仍然比较寒冷。对于风湿病患者而言,做好“春捂”非常重要。

一、确定“捂”的时间与程度

首先,“春捂”的时间、程度要依体质而定。老年风湿病患者或病程长久、体质较弱的风湿病患者,由于对外界气温变化较为敏感,因此“春捂”的时间可以长一些,厚衣服也可以适当多穿一些。对于中青年风湿病患者,“春捂”的时间可以短一些,厚衣服也可以适当少穿一些。

其次,“春捂”的时间、程度要参照外界气温而定,即随时关注气温变化。如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最高气温未达到15℃时,应当坚持“捂”;若昼夜温差已不大,白天最高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可以缩短“捂”的时间、降低“捂”的程度。

二、挑选关键部位重点“捂”

“春捂”绝不是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而是挑选关键部位重点“捂”。如以手足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要做好手足保暖;而以颈痛、腰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则需要做好脊柱关节保暖。除此之外,人体颈部、腰部、肚脐、足底等是最易受寒湿邪气侵袭的部位,在“春捂”时也应该重点关注。围巾、护腰、毛衣、棉鞋等都是必需的。

三、“捂”的同时不忘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气血运行,增强机体抵抗力,帮助身体适应外界气温变化。尤其对于病情处于稳定期的风湿病患者,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关节稳定性,预防肌肉萎缩的出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 韦尼 K+xA7DZ+X91n/I56hbHHrTCm+kN4p4hDo5w0InvHkcXKRKG/GsInswbNeRbi1w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