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视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其植根于农耕文明,融会了先进的农学思想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是中国农业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而人与自然界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有着与万物同步的机体反应。如《黄帝内经》认为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肾主冬。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智慧,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具有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黄帝内经》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二十四节气与中医药学密切相关。其影响着人体的生理病理,同时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养生理念一脉相承。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养生理念,中华中医药学会郭蓉娟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携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宣传科收集整理医院专家撰写的科普文章,编辑出版《东方二十四节气》一书,旨在面向群众普及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中医养生健康知识,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水平,服务人民生命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感谢所有参与本书编写的专家们秉承着严谨负责的学术态度,对每篇文章进行认真细致的把关;感谢所有为本书进行漫画创作、文稿审阅、文字校对及出版工作的朋友们的辛勤劳动与无私奉献。本书内容难免挂一漏万,对于其中不当之处,敬请同道斧正,以便再版时完善提高。
中华中医药学会郭蓉娟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2024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