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名字的由来是天上的春雷惊醒了蛰居的动物,被称为“惊”;由于此前昆虫入冬伏藏土中,不饮不食,被称为“蛰”。惊蛰也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仲春之始,我们该如何养生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饮食起居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随着天气转暖,阳气渐升,人与天地相应,阳气逐渐由内向外,但还未至充盛状态,而且早晚寒气仍盛,温差大需及时加减衣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仍需要防寒保暖,顾护阳气,增强免疫力以抵御外邪,比如在中午气温较高的时段外出晒太阳,以补充自身阳气。在饮食方面,宜清温平淡。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除日常生活中的多饮水外,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性味甘凉,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梨也有生食、煮、榨汁等不同吃法,我们还可以根据自身体质酌加枇杷、莲子、银耳等一同食用。
先贤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古训。惊蛰节气为仲春之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运动方面该如何践行“春夏养阳”的原则呢?
惊蛰节气仍需遵守“春夏养阳”的原则。春天阳气微微生发,尚未达到夏季阳气满壮,所以运动需适度,以微微发汗为宜,同时要做好保暖措施,因为寒从足下生,故应贯彻“春捂”原则。另外,如《黄帝内经》所述“广步于庭”“被发缓行”,我们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八段锦、放风筝等运动,在春光中舒展四肢,使肝气升发。同时,也应避免熬夜,不要过度劳累。
大家都明白情绪对人心身健康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情志方面应该注意哪些内容呢?
惊蛰节气,应顺应肝木升发条达之气,保持愉悦、平和的精神状态,切忌妄动肝火,否则易患头晕、耳鸣等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除做好二级预防(对于已发生卒中的患者进行干预,预防卒中复发的策略)外,还需监测血压,若出现头晕、头痛则需及时就诊。中风患者除监测血压、做好二级预防外,还可进行康复推拿治疗,以促进血液循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 王嘉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康复科住院医师 赵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