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校注说明

徐用宣,明代医家,衢县(今浙江衢州)人。徐氏出生于医学世家,早年习儒,晚年通医,尤精儿科,医理主宗钱乙。其以世传儿科诸书驳杂无旨,故广收小儿诸家方书,择取良方,编成《袖珍小儿方》。

《袖珍小儿方》卷一总论儿科诊法,载虎口脉纹图、水镜诀、虎口诊脉歌诀、察形色图等,卷二至卷六分述小儿初生护养之法及变蒸、惊痫、诸疳、伤寒、痉痓、咳喘、发热等儿科病证二十三门。每病介绍病因病机及证候表现,并列治法方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搜采颇备,惟论断多袭旧文,无所发明耳。”明万历二年甲戌(1574),太医院吏目庄应祺督同孟继孔、祝大年在《袖珍小儿方》的基础上,补以《蔡氏痘疹方论》《博爱心鉴痘疹方论》,集成《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十卷。

本次校注以上海图书馆藏明刻六卷本为底本,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藏明嘉靖钱宏重刊六卷本(以下简称“嘉靖六卷本”)为主校本,以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明嘉靖十一年(1532)赣州府刻(配补抄本)十卷本(以下简称“嘉靖十卷本”)为参校本,讹、倒、衍、脱之处,参以《阎氏小儿方论》《仁斋直指小儿方论》《婴童百问》《片玉心书》《保婴撮要》《幼科证治准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赤水玄珠》《针灸大成》等校正。

本次校注原则说明如下:

1.全书统一使用简体字横排。底本中的异体字、古字、俗写字,统一以通用规范字律齐,不出校记。凡底本中字形属一般笔画之误者径改,不出校记。底本中使用缺笔代替者,改回原字,不出校记。书中同一个字多次校改者,在首见处出校记,余者不出校记。

2.底本中药名使用音同音近字,若不影响释名,不影响使用习惯,以规范药名律之,不出校记。对于底本中标注南星、半夏、附子炮制方法“泡”“炮”混用的情况,均以“炮”律齐,不出校记。

3.底本目录与正文有出入者,据正文乙正,不出校记。

4.全书按内容分段,方药单独成段。书中表示文字方位的“右”按实际情况统一改为“上”或“前”,不出校记。

5.对于底本中两药或多药用量相同,在某药后标注“各几两”且后接该药炮制方法的情况,为避免混淆,统一将该药炮制方法置于“各几两”之前,不再出注。

6.底本各卷名为“袖珍小儿方卷之×”,今统一简称为“卷之×”。底本各卷正文结尾有“袖珍小儿方卷之×终”,今删去。底本卷之三正文前有“存诚药室徐编集”字样,今删去。 T9kBvn2IjL7xU5ffXT657w87v4uxZzbiBj6k+Nf8CrqHQGyiYJ5uY5npfHYnUrY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