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致虚极章第十六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此章是逐径之妙,一层深一层,一节玄一节。要人层层通透,节节光明。

致虚极,何也?虚从何来?从空里来。何谓极?彻底清为极。何谓致虚极?身心放下为致,身心窈忘为致虚极。

何谓静?丝毫不挂为静。何谓笃?纯粹精一为笃。何谓守?专一不杂为守。

何谓万物?虚中实、无中有,为万物。何谓并作?皆归于一为并作。

何谓吾?灵中一点是吾也。何谓观其复?内照本来。何谓以得?其神而返当来。

何谓物芸芸?诸气朝宗,物来朝宗,暖烘烘蒸就一点神光。

何谓各归其根?是从无而生,虚而育,打成一块纯阳,常住于中。

何谓归根?曰静,是有中复无,实内从虚。静者,太和之气,天地之灵,是静也。

何谓复命?返其元始是命也,觉其本来是命也。虚空霹雳就是婴儿叻地一声是命也,人得此生,仙得此道。

何谓常?得之曰常。

何谓知常?曰明,明得这个是明。明此理,通此妙,叅此玄,得此道。

何谓不知常?不明这个是不知。

何谓凶?不知其静,不知静里求玄、动中求生,有里着手,故凶也。既不知静,又得知动?知有此动,此有从静生者,吉。从动里寻有,有中取动,安得不凶。

谓何知常?曰容,知常静之妙,知静里常动之微。静中动,无所不通,无物不容。言其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微也、妙也,巍蘶乎,焕乎其有道也。就如儒经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又如子思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又如颜子有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又如孟子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又如释典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又如大法云:不出不入,此皆容也。

何谓公?无人、无我、无声、无臭,普照万方,惟澄而已。

何谓玉?一澄乃公,公得其旨。统领谓虚,归于密室,湛寂无为,是为王也。

何谓天?金木交并,湛寂真神。无微妄,无微无,无虚中之物,合阴阳之炁,按五行之虚,得天地之和,体清虚之妙,得无极之真,是一天也。

何谓道?静如清虚,彻底澄澄,是为玄。玄之为玄,是为道也。道本无名,借道言真,返之混沌之初,无言可言,无道可道,是为道也。

何谓久?无言无道,是久也。

何谓没身不殆?既无言无道,身何有也,无有,何殆也,是以为殆。妙哉!斯明矣。 Zm+7Pp4ocdf2jFQl1Rez6z6CDjYWTnC4rvCUICsrLLBEwvthjy7bZKfX8elr30b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