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难指患者的某种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呼吸不畅、呼吸费力及窒息感等呼吸不适感的主观体验,可能伴有张口呼吸、鼻翼扇动,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也可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改变。很多疾病可以导致呼吸困难,最常见的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等。
气道疾病及肺部疾病都可以引起呼吸困难,常见的疾病有:
1.气道疾病 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症,气道任何部位水肿、肿瘤或异物所致的狭窄或阻塞。
2.肺部疾病 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不张、肺淤血、肺水肿、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细支气管肺泡癌等。
3.胸廓疾病 胸壁炎症、严重胸廓畸形、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广泛胸膜粘连、结核、外伤等。
4.神经肌肉疾病 病变累及颈髓的脊髓灰质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和重症肌无力,药物导致的呼吸抑制和呼吸肌麻痹等。
5.膈运动障碍性疾病 膈麻痹、大量腹腔积液、腹腔巨大肿瘤、胃扩张和妊娠末期。
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心脏压塞、肺栓塞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吗啡类药物中毒、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氢化物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如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颅脑疾病,引起呼吸中枢功能障碍和精神因素所致的呼吸困难,如癔症等。
常见于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等。
根据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特点,将呼吸困难分为5种类型。
肺源性呼吸困难是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引起的症状也是呼吸困难最常见的原因。临床上常分为3种类型。
1.吸气性呼吸困难 主要特点表现为吸气显著费力,严重者吸气时可见“三凹征”,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患者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三凹征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加所致。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
2.呼气性呼吸困难 主要特点表现为呼气费力、呼气缓慢、呼吸时间明显延长,常伴有呼气期哮鸣音。主要是由于肺泡弹性减弱和/或小支气管的痉挛或炎症所致。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
3.混合性呼吸困难 主要特点表现为吸气期及呼气期均感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增快、深度变浅,可伴有呼吸音异常或病理性呼吸音。主要是由于肺或胸膜腔病变使肺呼吸面积减少,导致换气功能障碍所致。常见于重症肺炎、重症肺结核、大面积肺栓塞(梗死)、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大量胸腔积液、气胸、广泛性胸膜增厚等。
主要是由于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引起,尤其是左心衰竭时呼吸困难更为严重。左心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肺淤血和肺泡弹性降低。
患者有心脏病基础,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或高血压心脏病。呼吸困难与活动时呼吸困难加重,休息时减轻;卧位明显,坐位或立位时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呈逐渐加重,从活动后心悸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到端坐呼吸。症状严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
右心衰竭通常引起体循环淤血,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严重时也可引起呼吸困难,但程度较左心衰竭轻。
代谢性酸中毒可导致血中代谢产物增多,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受体或直接兴奋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困难。
某些药物如吗啡类、巴比妥类等中枢抑制药物和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时,可抑制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困难。
化学毒物中毒可导致机体缺氧,呼吸频率、深度都需增加,进而引起呼吸困难,常见于CO中毒、亚硝酸盐和苯胺类中毒、氢化物中毒。CO中毒时,吸入的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导致缺氧而产生呼吸困难;亚硝酸盐和苯胺类中毒时,使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导致缺氧;氢化物中毒时,氢离子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呼吸作用,导致组织缺氧引起呼吸困难,严重时引起脑水肿,抑制呼吸中枢。
神经性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受增高的颅内压和供血减少的刺激,使呼吸变得慢而深,并常伴有呼吸节律的改变,如双吸气(抽泣样呼吸)、呼吸遏制(吸气突然停止)等。临床上常见于重症颅脑疾病,如脑出血、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外伤及脑肿瘤等。
精神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快而浅,伴有叹息样呼吸或出现手足搐搦。临床上常见于癔症患者,患者可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其发生机制多为过度通气而发生呼吸性碱中毒所致,严重时也可出现意识障碍。
多由红细胞携氧量减少,血氧含量降低所致。表现为呼吸浅,心率快。临床常见于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除此以外,大出血或休克时,因缺氧和血压下降,刺激呼吸中枢,也可使呼吸加快。
1.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 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突发性重度呼吸困难,见于急性喉水肿、气管异物、大面积肺栓塞、自发性气胸等。
2.呼吸困难伴发热 多见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胸膜炎、急性心包炎等。
3.呼吸困难伴一侧胸痛 见于大叶性肺炎、急性渗出性胸膜炎、肺栓塞、自发性气胸、急性心肌梗死、支气管肺癌等。
4.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 见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继发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伴大量泡沫痰,可见于有机磷中毒;伴粉红色泡沫痰,见于急性左心衰竭。
5.呼吸困难伴意识障碍 见于脑出血、脑膜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肺性脑病、急性中毒、休克型肺炎等。
在处理原因暂未明确的急性呼吸困难时,应首先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紧急症状及生命体征是否平稳。不同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其风险不同,表现也不同(表1-13),应予迅速判断评估。
表1-13 不同原因呼吸困难判断要点
注: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当患者有下述情况时,应给予重视,并立即处理:
1.心力衰竭患者静息或轻微活动时即有呼吸困难等。
2.冠心病患者出现急性胸痛、多汗、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出现高血压或低血压及晕厥等。
3.肺栓塞患者静息时即有呼吸困难、发热、低氧血症、心动过速及出现高血压等。
4.肺炎患者出现氧饱和度降低、呼吸频率过快(>30次/分)、心动过速、血压降低、高/中的肺炎严重度评分等。
5.气胸患者出现躁动不安、眩晕憋气时胸痛。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出现三凹征、奇脉、寂静肺等。
呼吸困难是比较危重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针对性处理,特别是判断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呼吸困难。基层处理包括应急处理和病因处理,具体如下:
1.立即给予患者吸氧。
2.严密监护患者,观察生命体征。
3.安慰患者,给予精神支持,并摆放合适体位。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以备应急抢救使用。
1.气道阻塞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措施,包括海姆立克急救法清除气道分泌物、去除口腔异物、吸痰、手法或口咽通气道开放气道等。
2.任何肺部疾病导致患者呼吸困难,都应安排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3.心功能不全患者可以适当使用利尿药物、镇静药物,有些慢性患者可以根据以往用药,适当采取强心药物。可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可以使用阿司匹林,并积极做血管再通准备。
4.可疑张力性气胸患者,可以在确定的患侧采取紧急放气措施。
原则上任何严重的呼吸困难,都应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救治。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心率增快,特别是血压偏低或休克者,必须由急救车转运至上级医院急诊科。如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心率正常,血压正常,可以安排家属送至医院门诊或急诊就诊。高度怀疑精神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适当处理后,观察病情发展确定是否需要转诊。
1.呼吸困难的定义。
2.如何区别吸气性呼吸困难与呼气性呼吸困难?
3.上气道异物的处理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