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5版前言

时光荏苒,回顾本书的成长历程,《神经内科主治医生699问》(第一版)出生于1997年,那时她是襁褓中的婴儿,虽说是稚嫩有加,却还生的可爱;经过了幼年期(700问)、儿童期(900问)和青少年期(1000问),她始终在众人呵护下成长。如今她已经19岁,这次修订的第五版《神经内科主治医生1001问》,我们眼见她已初长成,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选择1001问,吾以为这是最佳体量,或许是她永久的体量。尽管她已经成人,但要永葆丰满与秀美的身姿,实际上这一版的篇幅比上一版还要精炼,内容也有大面积更新,章节内容重新整合,分出“头痛及面痛”“眩晕及头晕”两章,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疾病、肌肉疾病也各立一章,新增了神经危重症监护与治疗一章;这一版的另一重大变动是,前四版是我们科几位医生的作品,这一版我们推向全国,邀请国内23位著名教授参与,希望熔全国专家的学识于一炉,精心打造之。

选择1001问,还期望让她如同讲述一千零一夜的美好故事一样,为我们神经科主治医生叙述神经病学的有趣篇章,让我们的医生、研究生和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成长。如果问我,学好一门学问有什么诀窍?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对这门知识无限的热爱。一本好的书,凭着恰当的选题、生动的形式、清晰的叙述和简明的言语,定会激励读者对知识的兴趣与热爱。

回想当初编写这本问答,实际是实现我们主治医生时代的梦想。“问答”的雏形发源于我1979年研究生备考,当时国内尚无规范教材,仅有张沅昌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科书《神经病学》(1960年出版),将近20年前的内容显得过于简单陈旧。此时史玉泉主编的《实用神经病学》刚好出版,恰如雪中送炭,但喜出望外之余,看到1000页的篇幅又让人如坠五里云雾。我当时自选重点,编了300多道题目,基本上烂熟于心,后来的考题居然未逃出我的手掌,包括一道“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表现和定位诊断”的神经外科题都在我的备题之中,让我尝到了这一方法的甜头。

在本书每一版的前言中,我一向热情地激励我们的主治医生耕耘事业,勇于攀登,植根临床,踏实用功。前不久在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见到几年前在我科进修的蒙族医生陈大夫,席间说到这本书时,他居然当众背诵了我在第四版前言中的一段话“主治医师正处于事业的花样年华,他们有理想,有希望,正在向知识的巅峰攀登。要珍惜这段宝贵时光,忍得寂寞,忍耐清苦,坚韧不拔,才能翘首成功”。这让我非常意外,也非常感动,我仿佛第一次感受到拥有粉丝的快乐。我要再次把这句话送给我们亲爱的读者,让我们共勉!

在此《神经内科主治医生1001问》即将问世之际,再次感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对本书一贯的支持,衷心感谢专家及同道的鼓励与爱护,更希望得到读者们的批评指正。

王维治
2016年8月7日立秋于哈尔滨 jbUjyX6LrxkVFokWo4SOiSYjJzUZjXYjQwH0wCK95IfjOcJvAuVFbxew/k5yaH4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