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主要包括定位和定性两个方面,医生应全面掌握临床资料,详尽的病史、系统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基础。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提示的线索,进行相关的实验室、电生理、影像学、病理学和基因检查对确诊神经系统疾病也非常重要。
(1)诊断思路:全面分析病情,根据患者全面的病史,包括既往史、家族史和用药史,症状、体征和相应的辅助检查,区分为神经系统疾病或系统性疾病的神经系统表现。如为神经系统疾病,则进行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
1)定位诊断:如确定为神经系统疾病后,应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根据神经解剖学原则确定病变部位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肌肉或神经肌肉接头。例如,患者出现认知功能异常、视野缺损、反射亢进和伸性跖反射(Babinski征)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腱反射消失、肌萎缩、肌束震颤等提示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2)定性诊断:在定位诊断的基础上确定病变性质和病因,可根据患者的病史、起病方式、病程经过、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找出可能的病因。
(2)临床处理的经典步骤:包括三步。第一步做出临床诊断,并确定疾病的病期或严重性;第二步制订适合于患者具体病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第三步监测治疗反应或疗效,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相关的检查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