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联合抗病毒治疗的推广有效地抑制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制、减少了HIV传播。许多生育期感染妇女对于生育一个未受HIV感染的宝宝有迫切需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意义重大,其实施可显著降低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我国于2001年启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试点工作,2010年开始综合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2015年实现了全国覆盖,建立了预防母婴传播综合服务模式,各项干预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而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较为落后的医疗条件,预防母婴传播工作面临极大挑战。
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预防母婴传播综合防治技能和管理能力,更规范地服务于当地妇女儿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和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共同组织编写了本手册,专门用于指导四川省凉山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际操作。
本手册以《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知识要点》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为依据,重点介绍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各环节的知识要点、操作规范和步骤等。内容包括:预防母婴传播的咨询和检测服务,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服务与流程、转诊机制、信息收集与上报,预防母婴传播中的职业暴露,以及实验室检测技术等。
本手册编写工作得到了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省凉山州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同时感谢编写人员的辛勤付出!感谢所有提供支持和修改建议的相关人员。
由于时间仓促,本手册难免有诸多不足,希望广大读者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以便今后修订完善。
编者
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