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drug)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规定有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进步,药物的品种迅速增加,这为人们防病治病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给医药工作者带来了挑战。
临床药物治疗学(clinical pharmacotherapeutics)主要是研究药物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临床药物治疗学的任务是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药学的基础知识,针对疾病的病因和病理发展过程,依据患者的生理、心理和遗传特征,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疗效和最低治疗风险。
临床药物治疗学诞生于经验医学,并随着临床用药实践的需求而逐渐成熟。目前在临床用药实践中,依赖临床经验用药仍然占很大的比例,还没能全面正确地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科学指导合理用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要建立在科学设计、正确分析、可靠证据的基础上,因此需要临床医药工作者采用循证医学、循证药学的方法,同时结合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等多学科知识来指导临床实践。
临床药物治疗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合理的使用药物。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和药师要根据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患者的个体特征,结合药物的作用特点,对患者实施合理用药。合理用药聚焦于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方便,主要包括以下含义:①所选药物的药理作用能够针对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改变;②明确遗传多态性与药物反应多态性,采用个体化给药方案,确定临床用药剂量、用法和疗程,药物调剂配伍适当;③患者无禁忌证,药物治疗引发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最低或易于控制和纠正;④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消耗最低的药物成本;⑤患者对所选药物依从性好。
合理用药还需要研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既可以发生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药代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药物靶点的作用体现在药效学上。
(都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