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护理在外周血管疾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外周血管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会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抗凝药物进行治疗,而抗凝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除了合理的诊疗计划以外,护理人员也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一、药物治疗的实施者

在医疗实践中,进行药物治疗是护士的任务之一,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会应用不同抗凝药物,抗凝药物的使用对给药时间、给药剂量、给药途径、操作方法的要求都比较高,须严格按照医嘱给药,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知识技能,对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和解释,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保证药物合理用药,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例如,还要了解药物治疗中道德、伦理和法律方面的知识。所以护理人员是各种药物治疗的直接实施者。

二、药物治疗的宣教者

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使患者对疾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而且通过对患者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讲明各种药物的治疗目的,注意事项以及配合方法,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同时,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对自己用药后的身体状况进行观察,更好地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比如华法林与药物和食物都有相互作用,引起药物疗效的变化,护士要通过简单易懂的宣教方法,通过多维媒介教给患者,让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管理正在服用药物的能力,这在抗凝药物的治疗上有很重要的作用。不同患者使用利伐沙班时,疾病不同,剂量不同,如果出现漏服的情况,应如何保证药物剂量,而不是简单地补服。这些都需要和患者宣教清楚,以保障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责任护士更加了解患者的情况,可以根据不同个体的不同阶段、不同需求、不同的健康问题以及文化程度等,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兴趣,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

三、药物治疗的观察者

由于抗凝药物属于高危药物,在给药之后容易发生出血等并发症,轻者影响患者的治疗,增加医疗费用,若症状严重,未及时发现,则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所以使用抗凝药物后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细致观察,定期询问患者的感受,通过专业沟通,了解患者用药情况。比如利伐沙班主要通过CYP3A4代谢,与其他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联合使用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所以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记录,为医师制定更加合理的个性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四、药物治疗的监督者

鉴于抗凝药物对给药时间、给药剂量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患者具有很强的药物依从性,特别是口服类抗凝药物,服药时间以及与食物药物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护理人员的监督提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达到治疗目的。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护理人员需要利用丰富的药理知识、护理操作技能以及工作的责任心,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与医师和药师共同合作,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王 磊 刘文静)

参考文献

[1]姜远英,文爱东.临床药物治疗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李俊.临床药物治疗学总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杨宝峰,陈建国.药理学[M].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等.新编药物学[M].第十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5]张相林,缪丽燕,陈文倩.治疗药物监测工作规范专家共识(2019版)[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8):897-898.

[6]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3,(1):76-82.

[7]胡大一,林三仁,陈曼湖.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7):607-610.

[8] Scott SA,Sangkuhl K,Stein CM,et al.Clinical Pharmacogenetics Implementation Consortium guidelines for CYP2C19 genotype and clopidogrel therapy:2013 update[J].Clin Pharmacol Ther,2013,94(3):317-323.

[9] Sweetman SC.马丁代尔药物大典[M].李大魁,金有豫,汤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10] Relling MV,Klein TE,Gammal RS,et al.The clinical pharmacogenetics implementation consortium:10 years later[J].Clin Pharmacol Ther,2020,107(1):171-175.

[11]孙路路,粟芳,奚宝晨.培养药学专业型人才教育改革的设想[J].中国药学杂志,2014,49(7):622-624.

[12]娄小娥.英国药学教育及医疗体制对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的启示[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33(7):948-953.

[13]许雄伟,吴委,张嘉颖,等.国外临床药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启示[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52-56.

[14]陈幽攸,何霜,黄韵蓓,等.临床药物基因组学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2):226-234.

[15]侯文婧,卜一珊,金朝辉,等.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规范第7部分用药监护[J].中国药房,2019,30(24):3318-3321 .

[16]王智超,武丹威,邵晓楠,等.我国药学监护现状调查与补偿机制探讨[J].中国医院,2020,24(2):16-19.

[17]罗伯特J.奇波利,琳达M.斯特兰德,彼得C.莫利,等.药学监护实践方法——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治疗管理服务[M].第三版.康震,金有豫,朱珠,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pjoJytLPf9Es5GuGRnJN8JTQ/y9sgYf692Y8t9Ov85dH7oy6lqXQk/7RJpe7q8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