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7. 胃食管反流病如何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治愈RE,预防复发,防止发生并发症及并发症的处理。

(1)日常生活指导性建议: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建议患者睡前3小时不宜进食,白天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睡觉时抬高床头。忌烟酒、减肥,避免饮浓茶、浓咖啡。避免使用降低LES压力及延迟胃排空的药物。

(2)药物的应用:抑酸剂如质子泵抑制剂(H/K-ATP酶抑制剂,PPI)埃索美拉唑或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伏诺拉生(vonoprazan)是治疗GERD的首选药物,单剂量治疗无效可改用双倍剂量,一种抑酸剂无效可尝试换用另一种,疗程为4~8周。维持治疗方法包括按需治疗和长期治疗。对于PPI或P-CAB停药后症状复发或重度食管炎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促胃动力药物联合抑酸剂对缓解GERD患者的症状可能有效。我国难治性GERD定义为:双倍标准剂量、8周疗程的抑酸剂治疗后反流、烧心等症状无明显改善者。难治性GERD患者需行内镜、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和食管阻抗-pH监测等检查。

对药物治疗失败的难治性GERD,即经充分抑酸治疗后症状仍难以控制,且除外其他病因,经检测证实存在与症状相关的反流证据者可考虑行抗反流手术治疗(内镜或手术)。不应对抑酸治疗无效且未经检测的患者行抗反流手术治疗。

(3)内镜治疗:包括射频消融(RFA)、经口无切口胃底折叠术(TIF)和抗反流黏膜切除术(ARMS)等方法,PPI治疗有效的患者不主张用该类方法,但对需要持续服抑酸剂药3个月以上或不愿长期服药者适合内镜治疗。内镜下RFA显示长期疗效较好;TIF创伤小,安全性较好。国内令狐恩强正在开展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抗反流作用的多中心研究。

1)RFA:是治疗巴雷特(Barrett)食管常见的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有癌变风险的异型组织。RAF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机制是通过释放射频能量引起局部组织破坏、修复,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厚度和压力减轻反流,详见第18问。

2)TIF:是一种新型治疗GERD的内镜下手术,其设备由360度旋转的牵引器、加固器及通过内镜的导管装置组成。其原理为内镜下将在齿状线附近胃食管交界处的全层组织通过牵引器旋转下拉4~5cm并加固固定,形成一个胃腔内全层抗反流阀瓣,达到治疗食管裂孔疝、增加LES压力的作用。TIF术可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症状,减少PPI使用,但其远期疗效尚需验证。

3)日本开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部分胃底折叠术,为一种新的抗反流术式。例数少,尚需要观察大样本效果,或对照研究。

(4)抗反流手术:主要有开腹或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及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推荐对于不愿长期使用PPI治疗的GERD患者行抗反流手术,目前认为胃底折叠术是最好的抗反流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优于开腹胃底折叠术。另外,磁环括约肌增强术(MSA)通过腹腔镜将磁珠环置于胃食管交界处,增强抗反流屏障。抗反流手术还适用于持续存在与反流有关的咽喉炎、哮喘,内科治疗无效及LES压力降低而食管体部动力正常的GERD患者。

(5)并发症的治疗:并发食管狭窄的患者,行内镜下探条或气囊扩张术后,需抑酸维持治疗,以改善吞咽困难症状和减少再次扩张的需要。巴雷特食管治疗包括治疗基础疾病和随访观察,对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行内镜下切除,必要时外科手术。

金振锋 朱雅琪 关景明 任旭) 12dVZxwzvnlPqRSKV6Xnr5YKkKXI2gK96SrsU4Yky+d6uamvBuB11ZyHwRj4/IC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