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 真菌性食管炎在哪些情况下发生?有何临床表现?如何诊断?

(1)真菌性食管炎(fungous esophagitis):真菌感染损伤食管黏膜引起的食管炎症。念珠菌属(Candida species)主要为白色念珠菌,是食管感染中最常见病原菌。

(2)易发因素:真菌属条件致病菌,正常存在于许多人体的皮肤和黏膜,机体抵抗力减弱或菌群失调可导致感染,食管是较常侵犯的器官,真菌性食管炎的易发因素有:①长期应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衡。②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黏膜易受损伤。③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中性粒细胞活性,干扰体液免疫功能等。④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⑤过量饮酒、吸烟及生活不规律。⑥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致免疫功能下降,化疗、放疗等进一步降低机体免疫力。⑦老年人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均下降。

(3)临床表现:临床症状的有无及严重程度差异较大,与炎症发生的缓急、程度和范围有关。可以无症状在胃镜检查时发现,但通常表现为吞咽困难,吞咽痛或胸骨后疼痛。疼痛也可十分剧烈以致畏食和体重减轻,还可有厌食、恶心、呕吐甚至上消化道出血。无发热症状。

(4)念珠菌性食管炎Kodsi内镜分4级:1级,少数隆起白斑,直径<2mm,伴充血,无糜烂、溃疡;2级,多个隆起白斑,直径>2mm,伴有充血,无糜烂、溃疡;3级,白苔融合成线状或出现结节状隆起斑块,伴糜烂、溃疡;4级,3级表现加上黏膜脆,伴管腔狭窄。

(5)诊断: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对有咽下痛或咽下困难、胃灼热等症状,又有真菌易发因素者应高度疑诊真菌性食管炎,胃镜检查为最敏感、特异的的诊断方法。胃镜所见:特征性表现为食管黏膜表面多发豆腐渣样白苔,可呈斑点、斑块,常呈线状排列,或密集厚斑块覆盖食管黏膜,去除后食管黏膜可见发红、糜烂或溃疡。可参照Kodsi进行严重程度分级。白苔涂片见大量真菌菌丝和孢子者可确诊。

抗真菌药物有制霉菌素、克霉唑、酮康唑、氟康唑及伊曲康唑等。

金振锋 朱雅琪 关景明 任旭) KemuaKj/4ROOLP3J2zXtU+AoxJOtx8+3cZIgfTo+zqYefqdTuz8cEedKf62k3T/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