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1940届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生林俊卿大夫的漫画《内科G-3病房大巡诊》,以幽默和传神的笔墨勾勒出当时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大查房的盛况,画面中描绘了20多名协和医护人员,大查房的气氛跃然纸上,高手云集,巨擘荟萃。其中人物标注为①和②者正是中国内分泌学的先驱和创始人朱宪彝教授和刘士豪教授。内分泌专业的查房一直是协和内科大查房的重要组成。1958年内分泌科独立成科之后,病历书写和查房一直以严谨著称。

20世纪80~90年代,史轶蘩院士非常重视大查房,教授们每次查房前都认真地复习病历、亲自查看患者、复习文献。据前辈们回忆,协和内科大查房由各个专业组选择病例,各个专业的教授均参加讨论。著名的医学大家、长期担任内科主任的张孝骞教授几乎是无所不能,对各专业的疾病均能提出缜密的诊疗意见。内分泌学家和临床生化学家刘士豪教授总是第一个发言,见解独到。查房时不同亚专业组的医师紧密结合临床,不分长幼,各抒己见,遵循真理。住院医师需要认真准备、背诵病历;主治医师代表诊疗小组分析病情,提出诊疗意见。由于众多的教授在场,上级医师的严格要求,经常会出现住院医师紧张得声音发抖、主治医师大汗淋漓的情景;有时会出现本科室医师或本科室与兄弟科室的同人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场景;有时某位教授会娓娓道来,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系统分析,让大家如同通读某种疾病的专著;有时某位教授会如数家珍,说出某年某月,住在几床的患者,来自何方,和今天查房的患者非常相似,是如何诊断、怎么治疗的,经验独到……就这样,协和内分泌大查房如定期的学术盛宴,使得院内外同行接踵而来。

内分泌科大查房作为传统项目保留至今。每周三下午,具有百年历史的协和老楼10楼223阶梯教室,午饭后就有人来提前占座,查房时座无虚席,甚至走廊和窗台上均坐着人。现代的声像设备助力了查房效果,住院医师病例汇报的PPT清晰明了;主治医师的分析引经据典,特别是最新文献的复习,既解决了临床问题,又综述了学术前沿;亚专业组的发言通常能为临床诊疗进一步指明方向,拍板定调。内分泌科大查房正是这样不断解决临床疑难问题,不断训练青年医师的临床思维,促使了一代又一代内分泌医师不断成长。

如何总结内分泌科大查房病例,使更多期望参加但又没有机会参加协和内分泌科大查房的同人获益,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一次出国开会参观专业书展时,一本由印度学者Anil Bhansali和Yashpal Gogate编著的《内分泌临床查房》( Clinical Rounds in Endocrinology )让我爱不释手。这本书的特点是首先进行病例介绍,其后是逐层分析,最后是临床查房,这和协和内分泌科大查房异曲同工。于是我产生了将近年来众多的查房病例按照这样的模式总结成册的想法,书名拟定为《协和内分泌科大查房》。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全科同人的鼎力支持,在科室主管医疗的李玉秀副主任的组织下、在被青年医师称作“问不倒”的张化冰教授的协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本书的编写。在此我要向内分泌科的各位同人表示衷心感谢!

按照计划,《协和内分泌科大查房》将系列推出,为了使我们的工作不断完善,让我们的临床水平不断提高,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断和精准的治疗,我们期待广大同人、各位读者对本书的缺点和错误及时指正,您的帮助和鼓励是我们进步的动力,衷心地感谢各位同人。

自2021年出版第一辑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并在全国进行了系列协和大查房病例的讨论,在全国同行的要求下特此出版第二辑以飨读者,并向各位内分泌前辈和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曾经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就诊过的每一位患者——临床学习的源泉,致以深深的谢意!

夏维波
2024年4月 AYiKH6grJux6iPG/VgB2nR3yqcYkypwnrzb3UTS2qHplkq3zhO6ThglylmIQzUu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