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是人类对抗疾病的重要武器,药品的发现与应用伴随着人类抗击疾病的全过程,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健康保障作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药产业发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医药产业以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起步,历经仿制药跟随发展、仿创结合蓄力发展阶段,如今在部分细分领域已实现全球领先。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医药产业浓墨重彩的五年。在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持下,中国医药产业加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引领药品创新资源高效协同,基本药物、短缺药品管理等制度的完善带来供应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中国医药产业展现出更加规范、有序的发展面貌。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政策助力下,叠加大量资本涌入,药品创新研发势头强劲,一批创新品种获批上市。一致性评价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加速仿制药格局调整,国际化业务成为国内企业的新增长极,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业务越加频繁。在处方外流、集中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和分级诊疗推动下,加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催化,药品终端市场格局呈多元化发展。产品、业务和渠道合力推动中国医药产业结构重塑。大变局中,我国医药企业以创新发展差异化、跨境合作常态化、业务布局多元化、渠道拓展结构化、分工协作精细化等方式调整发展方向,打开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需进一步强化全民对健康的关注。随着“人民生命健康”上升到与“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同一高度,中国医药产业正处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因此,记录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历程、剖析新形势下行业发展脉络、探讨未来发展趋势意义深远。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委托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编写《中国医药产业发展蓝皮书(2016—2020)》,全面梳理“十三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基于客观行业数据,汇聚业界专家观点,以期为政府政策制定、企业战略选择、科研机构立项等提供有益参考,进而为促进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奉献微薄之力。需要补充的是,本书于2020年策划并启动编写,研究、论证、修订贯穿2021年全年,为提高信息时效性,本书中部分数据更新至2021年。
最后,衷心感谢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安进中国及社会各界对本书的大力支持。鉴于编委会经验所限,本书还有诸多待完善之处,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委会
2022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