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与很多因素有关,有下列情况的人容易患病。
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其中,60~64岁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为0.3%~1.0%,70~90岁为20%,90岁以上为40%。这意味着,9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10人中就有4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中老年女性人群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均大于同龄男性,因此女性老年人更要注意预防。
此外,教育水平过低也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当然这不是单纯指我们的学校教育,平时自身的学习也是其中一部分。为了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我们要加强学习,多锻炼大脑,增加认知储备。
(1)饮食不健康:摄入蔬菜、水果、鱼、海鲜、豆类、坚果类食物比较少,饱和脂肪酸、红肉、糖的摄入比较多的人容易患阿尔茨海默病。因此,要均衡饮食,饮食多样,控制红肉、脂肪、糖的摄入量。
(2)吸烟和饮酒:中老年人吸烟、过量饮酒也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病。
(3)身体活动不足: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是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另外,行走缓慢也提示认知下降的风险。因此,适度的体育活动也有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4)用脑少:用脑少的人大脑功能易衰退,日常的读书看报、下棋、打扑克、唱歌、做手工等都有助于改善大脑的认知功能、记忆力等,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脑子常用才聪明。
(5)社会隔离:社交少,社会隔离的人也容易患阿尔茨海默病,而社会隔离本身也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现。积极的社交活动能减少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老年人应多参加社会活动,融入社会。
(1)高血压:血压过高对大脑认知有不利的影响。高血压病能够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影响大脑,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有关,同时血压过低对大脑也有不利影响。
(2)糖尿病:血糖升高会使认知功能下降,增加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2型糖尿病可使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增加1.5倍,因此,管理好血糖,防控糖尿病并发症,是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
(3)血脂异常:胆固醇高的中老年人也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建议中老年人定期监测血脂,及时控制血脂。
(4)肥胖:中年肥胖或超重的人易增加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中年肥胖可使其风险增加1倍。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降低体脂率,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5)具有多种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超重或肥胖等危险因素常同时存在。存在3种或以上危险因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是无危险因素的人的3.4倍。
(6)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如房颤、心力衰竭、冠心病也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1)抑郁状态:抑郁症患者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增加,甚至抑郁状态有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现,所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治疗,调整抑郁状态,都有助于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
(2)睡眠障碍:失眠、睡眠呼吸障碍或睡眠碎片化都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睡眠呼吸障碍者,认知功能下降速度加快。生活中大家也会感觉到,睡眠欠佳时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长此以往,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3)嗅视听觉异常:嗅觉、听觉和视觉异常能够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如听力丧失的老年人发病风险为无听力障碍者的1.5~1.7倍。
(4)独居或丧偶:独居或丧偶的老人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群体之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他们在生活中缺乏倾诉和交流的对象,日常生活较为单调,同时缺少思考,较少社交,长此以往会导致交流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显著下降。
如果家族亲属中有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需要注意预防,因为遗传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知的基因包括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 sor protein, APP )基因、早老素1(presenilin 1, PSEN 1)基因和早老素2(presenilin 2, PSEN 2)基因。 ApoEε 4等位基因是已知最强的遗传风险因子,但它只是一种易感基因,不是决定基因,有这个基因的人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大幅增加,但并非一定发生。
总之,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是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基因、性别、年龄是无法改变的,但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改变,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可以控制,睡眠障碍、心理抑郁、听力视力下降等可以改善。由于目前阿尔茨海默病还无法根治,很难逆转,就需要我们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