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埃及连接着尼罗河、三角洲和沙漠。因此,不论是从地理历史上讲还是从人文文化上讲,埃及都拥有以下特性。

尼罗河是埃及的脊柱:人们聚居在尼罗河河谷,尼罗河的水位涨落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深刻影响着古埃及的发展史。

王朝时期,埃及北部地中海附近的三角洲曾是一片饱受鳄鱼侵扰的沼泽,而现在,当年那个危险地区已经成为埃及最大的农业区。

沙漠则由邪恶之神赛特掌管。东部沙漠不时爆发蝗灾,西部沙漠则遭受着撒哈拉游牧民族的侵扰。

公元前6000年前后,尼罗河河谷低地出现了早期文明,3000年后,这片土地上的埃及进入王朝时期,逐渐发展出古埃及独一无二的灿烂文明。此时的古埃及文明集中在狭窄的尼罗河沙洲上。面对气候恶化,柏柏尔人逃离撒哈拉沙漠,不停地冲击尼罗河西部绿洲上古埃及人脆弱的防线。在柏柏尔人的侵扰下,古埃及人试图关闭西部边境,但也没能阻止柏柏尔人入侵。

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埃及开始了伊斯兰化的进程,埃及彻底变成了一个东方国家。然而在此之前,埃及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北部希腊文化的影响,又有中东地区文化的影响。

几千年里,地中海东部一直都无法与红海通航。19世纪60年代末,苏伊士运河开通,埃及变成一个各方势力高度重视的战略要地。

殖民时期,英军驻扎埃及,控制了通往印度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水上要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军队和英国军队曾在埃及西部边境展开激烈战斗。轴心国希望控制苏伊士运河,而英国誓要守住这条交通要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色列的诞生使埃及陷入动乱。起初,埃及领导人在对以色列关系上奉行不妥协政策,但是,几次与以色列交手惨败后,埃及人回归现实,基于各方势力平衡的原则制定了本国的地区政策。 3AZnPWUv7jN9rusPGqBMjSspeZVW2Bk13BXUy4rpzQ/9ABy/fu1Xd8VWkAF+E84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