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章
论权力、价值、地位、尊敬及资格

一般来讲,人的权力就是一个人获取未来某种利益的现有手段。权力要么是天生的(original),要么是工具性的(instrumental)。

天生的权力,就是身体与心理方面的优越能力,非同寻常的力量、容貌、慎思、技巧、口才、慷慨和高贵出身等都属于此。工具性的权力,则是通过上述优越条件或好运获取的权力,同时也将之作为获取更大权力的手段或工具,如财富、声望、朋友以及神助(即人们说的好运)等。就此而言,权力的本质就像声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或是像重物的运动,行得越远速度越快。

人类最大的权力,就是大部分人以自愿的原则将权力集合在一起,附加在某个自然人或社会法人身上的权力。这个人能以自身的意志动用所有人的权力,这种权力就是国家的权力;也能根据组织内部各个特定群体的意志动用权力,这种权力就是党派或党派联盟的权力。所以,有仆从是权力,有朋友也是权力,因为这些都是许多力量整合在一起的结果。

相同的,与慷慨结合在一起的财富就是权力,因其可以收买到朋友和仆从。而缺少了慷慨的财富就截然不同了,因为这种情况下财富不能保护所有者,只会把他暴露在妒忌和抢掠之中。

权力带来的声望也是一类权力,因其能吸引寻求保护的人来依附。

受到全国人民爱戴(即所谓得民心)的声望也是如此,原因同上。

同样,受到众人爱戴或畏惧的品质或声望都是权力,因为这是获得众人帮助或服务的途径。

较大的成功也是权力,因为这能带来“智慧”或“好运”的声望,令人们要么畏惧他,要么依赖他。

掌权者的亲切感也能加强权力,因为这能赢得人民的爱戴。

在战争或和平时期,慎思的声望同样是权力,因为我们更愿意将自己交由慎重的人管理。

高贵的出身也被看作权力,但是它只在存在特权的国家才是权力。因为出身高贵的人的权力就在这些特权之中。

口才也被看作权力,因为这是体现于外的慎思。

容貌也是权力,因为这象征着善,能让男人获得妇女和陌生人的好感。

学识是一种微弱的权力,因为它在所有人身上都不够显著,所以也不容易被公认。学识并不在所有人身上存在,而只在一小部分人身上存在,这一小部分人身上的学识也仅限于一小部分事物,因为学识的本质即如此,唯有造诣极深者才能获得,其他人则难以理解。

与公众事业相关的技术,比方说修缮城堡,制造武器与其他战争工具,因为能对国防和战争取得胜利有助益,所以也是权力。真正的“技术之母”是数学,但数学是因为工匠的工作才广为人知的,所以人们就误以为数学是工匠的成果,这就好比将接生婆认成产妇。

人的价值或身价与其他事物的价值一样,都表现为价格,即使用他的力量需要支付多少酬劳。因此这一价格并不绝对,也要依赖旁人的需求与判断。善于带兵之人的价格在战争时期或将要爆发战争的时期就很高,在和平时期则不然;学识渊博且清廉公正的法官在和平时期身价很高,在战争时期则不然。和其他事物同理,是买家而非卖家决定了价格,就算将自己待高价而沽(像大部分人都在做的那样),人们的实际价值也难以超过别人的估价。

我们评价他人价值的行为,通常被称为“尊敬”或“不敬”。给予某个人高评价就是尊敬,给予低评价就是不敬。这里说的高和低是相对每个人的自我评价而言的。

某个人在社会上的身价就是国家为他规定的价值,通常也称为“地位”。这种国家赋予的身价,要通过能够发布命令或裁决诉讼的公共职位来理解,或通过专门展现这类身价的名号或头衔来理解。

因某一事务向某人求助就是尊敬他,这表明我们觉得他拥有帮助他人的能力。他能帮助的事务越困难,人们对他的尊敬也就越多。

服从就是尊敬,因为人们不会服从于能力不足以帮助自己或会损害自己的人;违抗就是不敬。

赠予他人重礼就是尊敬,因为这是在购买他的保护,并认可他的权力;赠予他人薄礼就是不敬,因为这是施舍,是认为自己只需要他人微不足道的帮助。

勤恳鼓吹某人的好就是尊敬,溜须拍马也是如此,因为这表明我们在请求他的保护或帮助;忽视某人的好就是不敬。

在任何事务上的退让就是尊敬,以表示承认自己的权力比不上对方;强取豪夺则是不敬。

表现出任何爱戴或畏惧某人的迹象就是尊敬,因为爱戴或畏惧都是评价;蔑视,或爱戴与畏惧未能达到某人期望的程度就是不敬,因为这是对他的低估。

赞颂、赞美或欢呼都是尊敬,因为只有善、权力和福祉值得珍视;辱骂、取笑或同情则意味着不敬。

郑重其事地与人讲话,并表现得谦逊得体就是尊敬,因为这是害怕冒犯他人的表现;与人讲话时失礼,并表现得猥琐、邋遢或无耻则是不敬。

信任、相信和依赖某人就是尊敬,这表明自己认可他的品德和权力;反之,不相信和不信赖就是不敬。

倾听某人的劝告或言辞就是尊敬,这表明我们认可他的睿智、口才或学识;打瞌睡、离开或插嘴则是不敬。

对某人做自认为能表达尊敬的事,或是在法律和习俗上视为尊敬的事就是尊敬。因为,认可了人们所尊敬的,就等于认可了人们一致认可的权力。拒绝这么做则是不敬。

认同他人的意见就是尊敬,这表明我们认同他的判断和智慧。提出异议就是不敬,也是对他的错误的斥责;若在许多问题上提出异议,就是斥责他的愚昧。

模仿某人就是尊敬,因为这代表了一种强烈的认同;模仿他的敌人就是对他的不敬。

尊敬他所尊敬的,就是尊敬他,这表明认可他的判断;尊敬他的敌人则是对他的不敬。

请某人商议或处理难题就是尊敬,这表明我们信赖他的智慧或他的权力;拒绝他人的帮助则是不敬。

这些尊敬的方式都是自然的,在国家内外没有区别。但在某些国家中,掌管最高权力的人或群体能将任何他喜欢的事物定为尊敬的象征,于是就有了其他的尊敬方式。

君主用一切能够表示其尊敬之意的头衔、职位、任用或行为来尊荣臣民。

波斯国王亚哈随鲁向末底改 表达尊敬时,令末底改披上王袍、骑上御马、戴上王冠,由王子开路在街上游行,且在整个过程中宣布:“王所尊敬之人享此待遇。”但波斯的另一个国王,或是前面说的波斯国王亚哈随鲁在另一时期,却在许可了一名大功臣的请求、让他披上王袍后,又说他是作为国王的弄臣才能披上王袍的。这样尊敬就成了不敬,因此世俗层面上的尊敬就来自国家的人格,由君主的意志决定。因其并非永恒的,这种尊敬也就称为“世俗荣誉”,爵位、职位、头衔和个别地方的盾饰与彩袍都属于此。人们把拥有这类事物的人视为得到了国家青睐的象征,并加以尊敬,这种国家的青睐也是权力。

受尊敬的可以是任何私产、行为或品德,它们也是权力的证明和象征。

所以,受到很多人尊敬、爱戴或畏惧的人就是“受尊敬的”。这也是权力的证明,表明他掌握着权力。几乎不被人尊敬的人就是“不受尊敬的”。

统治地位和胜利都是受尊敬的,因为它们都是依靠权力获得的;因为某种需求或恐惧而接受奴役就是不受尊敬的。

若好运是长久的,就也是受尊敬的,因为这象征着神的青睐;厄运和损失是不受尊敬的。财富是受尊敬的,因为财富就是权力;贫困则是不受尊敬的。慷慨、大度、希望、勇气、自信都是受尊敬的,因为这些都源于对自己权力的认识;懦弱、吝啬、自卑和畏惧则是不受尊敬的。

能当机立断或立即决定某人应做的事务就是受尊敬的,因为这是蔑视微小的困难和危险;犹豫不决是不受尊敬的,因为这意味着过于看重小利小害。若某个人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长久地权衡某事且无法做出决断,就说明其中的利害区别十分微小。所以,无法做出决断就是过分看重小事,也就是懦弱。

所有源于或貌似源于丰富的经验、学识、判断力或智慧的行为及话语都是受尊敬的,因为这些都是权力;源于错误、愚昧或无知的行为及话语则是不受尊敬的。

有所用心的沉稳是受尊敬的,因为这是权力的象征;但故作深沉则不受尊敬。因为前一种沉稳就像一艘满载货物的船只,后一种则像是堆满了沙土和垃圾的船只。

因财富、官职、伟大的行为或任何优越的品质而闻名就是受尊敬的,因为这些他赖以成名的事物就是权力的象征;反之,默默无闻则是不受尊敬的。

出身名门是受尊敬的,因为这种人更容易得到来自祖先和世交的帮助;反之,出身卑微则是不受尊敬的。

因主持公道而受害是受尊敬的,因为这意味着豪迈,而豪迈象征着权力;反之,狡猾、欺骗和无视公道则是不受尊敬的。

对巨额财富的贪婪,或对极大荣誉的野心是受尊敬的,因为这象征着能够获取它们的权力;贪婪于微小的事物,或热衷于微不足道的升迁则是不受尊敬的。

只要一项行为是艰苦卓绝的,它就是巨大权力的象征,无论它是否合乎正义,都无法改变它带来的荣誉。因为人们对荣誉的认识包含在对权力的认识中。正是因为这一点,古时候的异教徒在诗中讲述诸神的奸淫、偷盗或其他极为不义不洁的行为时,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对诸神不敬,反而是在表达极高的尊敬,所以朱庇特 最值得称道的就是私通,墨丘利 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欺骗与偷盗。荷马 在某首赞美诗中,对墨丘利最高的赞颂是他在早上出生,在中午创造了音乐,并在晚上盗取了阿波罗 的牛羊。

在大型国家形成之前,人们不认为当海盗或盗匪是不光彩的,相反,人们认为这是一类合法的营生;古希腊及其他国家的人都持这一观点,这在古代历史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当下,在我们的国家中,私人决斗虽然是非法的但却是受尊敬的,且将一直受到尊敬;除非某一天出台了正式的规定,将拒绝决斗的人视为受尊敬的人,并将发起决斗的人视为不受尊敬的人。因为决斗往往出于勇气,而勇气的基础永远是力量和武艺,这些都属于权力。当然,决斗更多时候源于出言不逊或对丢掉声望的畏惧,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鲁莽,就只能被迫通过决斗来保全自己的颜面。

世袭的盾饰和纹章,在它们有特权的地方就是受尊敬的,因为这些盾饰和纹章的权力就来自这些特权、财富或受到他人同等尊敬的其他事物。这类荣誉通常称为“门第之荣”,源于古日耳曼人,因为它只存在于有日耳曼习俗的地区,而日耳曼人不曾居留过的地方现在也没有这类事物。古希腊将领在奔赴战场时,都会在盾牌上涂画自己喜欢的花样,因为无花纹的圆盾代表着普通士兵身份和贫困,这种圆盾不会传给后代。古罗马人会传承家徽,但它们代表祖先的形象而非祖先的纹章。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各个民族就没有这些东西,只有日耳曼人有这样的习俗;法国人、英国人、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则是在发动重兵援助罗马人或亲自征服那些西方地区时将这些习俗吸纳进来的。

古时候的日耳曼地区和其他任何地区一样,最开始被大量小领主或族长割据,彼此征战不休。这些领主或族长在他们的甲胄、圆盾或战袍上绘制了野兽等图样,并在盔顶上加装显眼的装饰;这主要是为了穿着甲胄时也能被士兵认出,其次是为了装饰。这类甲胄和盔顶上的装饰会传承给其子孙,嫡长子和他的装饰一样,庶子的装饰会稍加区别,这一切都由族长决定。后来,许多家族联合成一个更大的君主国,原属于族长的、区分盾饰纹章的职务就演变为某种独立的非官方部门,领主们的后裔也就成了古老的名门望族。这些图样大多是勇猛且掠夺成性的动物,或是城堡、壁垒、绶带、兵器和栅栏等有关战争的事物,因为那时只崇尚武德;在这之后,不仅是国王,就连民主国家也会为出征或凯旋的人颁授各式各样的盾饰纹章作为战功的奖赏或报酬。细心的读者会在提到当时的日耳曼民族及其习俗的古希腊、古罗马史籍中读到这些事。

表示荣誉的头衔,如公爵、伯爵、侯爵和男爵等都是受尊敬的,因为这代表了国家主权者给予他们的权力。在古代,这些头衔都是官职或管理权的称号,其中一部分源于罗马人,还有一部分源于日耳曼人和法国人。拉丁文中,“公爵”指战争里的将军;“伯爵”指因为友谊而随将军出征,并被留来下管理和守卫已征服或平靖地区的人;“侯爵”则指掌管帝国边境及军队的伯爵。“公爵”“侯爵”和“伯爵”等称号大约是在君士坦丁大帝 时期传进罗马帝国的,且都源于日耳曼的民兵习俗。“男爵”大概是高卢的一个头衔,指伟大的人,即国王或王子在战场上的随行人员,这个词好像是先由拉丁语进入高卢语,然后再进入英语的。若想知道头衔的详细源流,可以像我一样到锡尔顿先生关于这一主题的优秀著作中寻找。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荣誉职位大多成了虚衔,主要留作区分国家中臣民的地位次序,因为战乱后的国家需要维持优良且稳固的统治。公爵、侯爵、伯爵和男爵在授衔后既无地可占也无兵可使,为了相同的目的,之后还增设了一些其他的头衔。

资格不但和身价有别,也和人的价值、功劳或美德有别。资格由某个人的特殊权力或能力决定,这样的特殊能力往往称为“能胜任”或“有资质”。

其原因在于,最有资格担任将帅、法官或其他职务的人,一定是最能胜任,且最有履行职责所需的资质的人。最有资格当富翁的人,一定是最有善用财富的资质的人。即便某人缺少了某些美德,也不妨碍成为一个有资格的人并在其他方面发挥价值。同理,若一个人拥有财富、官职和被任用的资格,却不能要求拥有先于他人获得这些事物的权利,就无法称为“能胜任”或“有资质”的;因为“能胜任”本身就预先假定了一种正当性,即他能胜任的事物就是被承诺要他来承担的。这一点我会在后面探讨契约时更加详尽地论述。 GQY+gR8wmiTR9w1yaBQrEQfX8keiclpOEDBYKspKbRREJsxETI7E+ZNfpjipz7d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