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就性别差异看女子体育

不管从国家、民族角度,还是从健康美角度切入的女子体育论述,基本上都源自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女子运动的内容或可能产生的问题,讨论不多,或根本不曾涉及。这主要是因为论者多半不是体育界人士,而且提出的身体运动观,不是为了呼应政治潮流,便是为了追随时尚语言。尽管如此,还是有论者从体育的实际面提出观察,其中性别考量成为论域焦点。

一、女子体育是两性相同抑或两性相异

清末以来,随着教育体制的变动,体育的方针、实施办法或课程标准一再更迭。在变动的过程中,受男女平权观念的影响,教育当局试图提供两性平等的教育,体育也不例外,但对女子体育的部分规定始终采两性有别的方式处理。在以体操为教学主体的时代,教育当局曾明文规定,女学生可以免修兵式体操。1923年,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之后,由于学校体育课程的扩增,女子运动竞技项目的增多,女子体育内容受到进一步关切,特别是在国民政府时期,教育部对两性体育的范围较以往更为关切,并采纳专家建议进行改革。

1932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体育会议,女子体育专家张汇兰受邀为体育方案整理委员,会议中,她致力于女子体育方案的确立。会后,她向记者特别表示,女子体育应该在“女子身心所能及之范围中规定之,不能以男子之眼光为准则”;另外,在女子体育教学上,张汇兰认为“体育指导员以女子为最适合”,反对任用男子。 这种具性别意识的体育观,此后不时出现在体育教材、课程标准或各地学校体育改进会议中。1932年,江苏省中等学校召开体育改进会议,曾特别讨论到女生体育例假(monthly excuse)施行问题。此外,教育部对初中以上的两性体育相当重视。例如1934年,曾聘专家按照性别、年级,为中小学体育课程编辑教材。1936年,又在初、高中的课程标准中,订定五种能力分级办法,性别考量被列为第一项,其理由是“男女自十二三岁以后,发育渐渐不同,兴趣亦异,是以初中以上之体育应完全分班上课”,同时,规定初、高中女生的田径运动,可以酌量减少,大专女学生的球类项目则免除足球。

尽管如此,但各学校的体育教学并不完全依照教育当局的规定。鉴于各地区、各学校体育设备和场地的不一,教学内容或方式相当多样,在体育蓬勃发展的1920和1930年代,更非决策者所能掌握;无论学校或女学生都有各自的一套运动方法,有的赞成剧烈,有的宁可保守,因此,出现了对女子运动方式的论辩。

张汇兰和另一位女体育专家高梓都发现,一般人对女性参加运动竞赛大致有三派意见:一派主张,除了一两项运动,凡是男性所能做的运动,女性均可参加;另一派认为,两性生理迥然不同,女性运动不宜过分激烈,否则恐危害女性内部器官的发育,所以主张女子运动要有范围,以平和、自然为原则,或者以进行适合女性体力的运动为上策;还有一派,则以人们体格各有差别,提出应该因人制宜,不能有一律的限制。 尽管这三派意见是从竞赛运动上考量,但自近代女子体育兴起后,社会各界对女子体育的看法,大多不出这三派论点,甚至1980年代的体育界仍有不少人的看法和前两派类似。

(一)两性相同的女子体育观

近代体育初兴之际,国人对体育方法缺乏了解,加以受保国强种和尚武思想的影响,多数人以为,男女的体育应无分轩轾。例如,梁启超对斯巴达无性别之分的体育训练相当注意,他说:

生及七岁,即使入军队,教以体育。……乃至妇人女子,亦与男子同受严峻之训练,虽老妇少女,亦皆有剽悍勇侠之风。 另外,一般人对普通体操应否有性别之分,大半没有明确的概念。1916年,署名“自立”的作者在《演坛:实用话》一文中指出,无论男女都需要习练有益身体的普通体操,因为他发现女性因听信人言,觉得学体操是件难为情的事,但“男女的身子,总是一样。原不能把这种事,都推在男子身上”。

其后,因体育风气渐开,参加运动竞赛的女性日益增多,以及报章杂志对欧美体育理论或方法的不断介绍,两性有别的体育观逐渐受到关注。然而,仍有论者认为,男女应该接受同样的体育训练,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体育救国论的呼吁出现各种多元的论述。例如,强调体育救国的张之江与萧忠国,都提出国外的体育没有性别之分的说法。1932年,在“速练国术备纾国难”的讲演中,张之江指出,欧战时期“任何参战国家,除白发黄口而外,都是男女总动员”,因此,鼓励国内的女性增强体力以救国;他还强调,欧美女性无论在练习打靶或游泳、赛跑方面,都和男性不相上下。 萧忠国也表示,欧美国家多半强迫男女接受体育训练,所以这些国家的女性有惊人的体格。

其中德国对女性采用男性化的体育训练方式,尤其影响这派人的看法。 论者发现,德国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但仍是欧洲最刚强的民族,而德国女性体力的雄厚更是公认的事实。 1934年,吴澂在《德国女子体育之训练》一文中指明,德国认为“欲改造整个民族的体格,应先从负民族责任的女子入手。故对女性体育的重视不亚于男性。大体是以健康、敏捷、勇敢、耐劳、意志坚强及奋斗精神为女子运动方针,并大力倡导田径运动与竞技比赛来达到上述结果”。 吴澂还特别强调,德国专家的测验与研究表明,女性从事田径运动或参加比赛,无损于健康。

除了以“尚武”“救国”倡导体育的人提出体育没有两性区隔的看法,主张男女平权观念的部分论者也强调应对男女进行同样的体育训练。当1930年代,女性在运动场上不断取得佳绩时,认为女性能接受严格体育训练的声音更加强烈。 《现代妇女应有的觉悟》一文认为,“体格的锻炼”是培育现代女性应该要有的条件,以前女性不讲求体育,但既然做新女子,就要锻炼出强健的身体,否则无法担当大事。作者更对以生理因素反对运动的论调嗤之以鼻:

不要听信那女子什么生理上有弱点,不能做男子所做的事。咳!要晓得那都是欺人之谈哪!

项翔高在《女子体育与女子的将来》一文中,则要求女性的身体训练必须采取积极的方式,像是掌握田径赛的技巧、国术的勇武、球类运动的团体精神,以及其他各种户外运动的壮健活跃,而不是仅练习轻盈娴雅的跳舞,或柔软舒徐的体操。他还举了西方古诗人的话:“我所望的女子,是能泳、能射、能走、能骑、能奋斗、能进攻、能防御。” 很明显地,项翔高理想中的女子体育是男性化的。

(二)两性相异的女子体育观

事实上,当论者举西方的例子,鼓励女性和男性做同样的运动时,也有论者发现,西方国家对女子体育是经过缜密设计的,他们并不轻易让女性进行运动。例如美国,不仅对女子运动范围有精确合理的规定,对正式比赛也有严格的限制和防御方面的规定,并通过女性体育刊物,为女性提供安全的运动方法。 此外,1930年代,国内体坛盛行锦标主义,不但罔顾体育精神,更怠忽运动员的健康,因此,体育界和妇女界都关心这个问题,连电影业也反映了这种现象。联华影业公司发行的《体育皇后》这部影片,就以一位女运动员为了夺取锦标,抱病参赛,最后不幸丧生的故事,来使世人警醒。

基于这些因素,不少论者针对两性相同的体育观提出反驳。高梓和张汇兰便对采德国模式的论调,颇为保留。她们同时指出,德国让参加竞赛的选手预先做体能训练,并进行定期体格检查,这种完备的体育制度大可效法,但不是一蹴可就的,主要是因为:

我国女子刚脱离二千年积弱的藩篱,就要即刻与累代健强的民族,同其步武,未免有太不量力的弊病。

至于通过两性无差别的体育训练以助长女权的说法,也不完全被支持女权的论者赞同。以“萍霞”为笔名的作者即谓:

所以提倡女子运动,使之达到与男子平等的地位,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适宜不适宜的问题。女子到了一定年龄,她的身体精神与男均特异独别,因之在这时期女子应要求的运动种类,不得不慎重的加以选定。

杨彬如则举美国哈佛大学体育教授沙琴特(Dudley Sargent)的看法,反对为了提倡妇女解放,而让女性参与田径赛及剧烈运动。

前述不赞成采两性相同体育的论者,主要着眼于两性身心迥异这一点,但没有深入解释。倒是王庚做了较清楚的说明,他指出,进入青春期之后,女性的心肺功能均不及男性,应避免长距离的赛跑; 张乃丰则就心理这个层面,指出粗暴的运动只会让女性生厌,例如足球便是不适合女性的运动,因此,他建议女性选择异于男性的运动。

对于让女性采用男性化的运动方式,也有不少意见。有人指责这是女性体育专家指导不当所致,因为她们不甘向男性示弱,认为男性能做的,女性一样可以办到,以至于开展不适当的运动。 有些人则归咎于男性指导员,女体育专家陈韵兰即以为,由男老师指导女学生运动是不适当的,男老师除了不了解女学生的特性,还会为了向女教师逞能,拼命训练球队得胜,再加上对女子体育规则缺乏认识,往往以男性的方式或动作教导女学生,这种男性化的体育,事实上不合乎体育原理。

二、女子运动的方法

(一)解放身体:从放足、放胸做起

1930年,沈瑞珍曾表明“健康美”的价值,是“先使女同胞们完成第一步工作——‘身体解放’”,她所谓“身体解放”,是解除妨碍身体发育和身体健康的两大障碍:缠足和束胸。 事实上,自清末以降,知识分子对如何解放女性身体的话题,一直有着深厚的兴趣。起初,他们的目光是放在女性的脚上,认为缠足后的脚,限制了女性的活动空间,让她们既不能到学校念书,又无法外出工作,更不可能运动,因此,他们积极倡导放足。

主张放胸的言论,早期并没有受到特别注意,因为束胸或穿小马甲的女性,不像缠足那么普遍,束胸也没有形成一种风俗;随着缠足女学生日渐减少,参加运动成为女学生的必要课程之后,众人才开始把女性身体解放的关注点转移到胸部,对女性束胸的习惯大加挞伐,有人更是开始倡导“天乳”。1915年,沈维桢的《论小半臂与女子体育》一文,是较早对束胸提出批评的文章。该文指出,束缚胸乳之物“阻人天然之发育,而害生理之甚者也”,并认为“过于紧小,不但运动不便、肺部不舒、血液不易流通、呼吸不易畅达”。沈维桢还严肃地告诫,女性束胸将影响胎儿和自身的健康:

将来生产子女,虽有乳汁,必不畅旺;胎儿身体必不健全,甚至传染肺病、流毒骨髓,虽有神医亦难救治。吁!为此,弱国灭种之因岂非女同胞之罪耶?乃若束小胸部,自鸣得意,以为绝世国色,斯真秦楼楚馆者所为,岂正人君子之所为耶?

到1930年代,反对束胸的言论此起彼伏,特别是新生活运动把不准束胸条文化后,放胸更被合理化。 这时期,论者从各种角度提出看法,其中有不少人是站在“曲线美”这个角度的。一位笔名“梨”的作者虽然表明,他主张天乳的目的,不是增加女性的诱惑,或所谓“肉感”,却不讳言“身体是属于自己的,想锻炼女子自己的体魄,应当解放一切肉体上的束缚,恢复固有的曲线健康”。 有人则直接指出,束胸是“反自然的勾当”,同时,“束起来的胸平平的,呆板的,而且麻木的”,根本谈不上曲线美或艺术化。 还有人将穿小马甲当成落伍的象征,郭建英刻意以漫画和旁白,呈现1930年代上海女性不流行束胸,即连乡下来的女佣也入境随俗,不着小马甲的情形。 有意思的是,有人明白地指出,居于男性的立场,他们反对女性束胸,因为穿着小马甲是不知卫生,戕贼自然,让身体无法依自然规律发育的做法。

图4 连小马夹都不穿了

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不赞成束胸成为一种趋势,这也影响到实际的执行,当时不少学校反对束胸,甚至严格推动放胸,有关这部分的内容将在下章讨论。

论者除认为束胸妨碍女子运动外,还将其他如穿高跟鞋或束腰都指为不利运动者,其中被讨论较多的是穿高跟鞋。有人认为高跟鞋较缠足更有害健康,并称如果妇女在妊娠中穿高跟鞋,婴儿将容易致残、衰弱或不健全。 还有人指出穿高跟鞋会伤害小脑的健康,同时讽刺穿高跟鞋的摩登女性“只知道喊解放,而自己实在是不解放,打倒一个旧的桎梏,而又给新的一个桎梏所困”。 由此可知,在倡导女性运动之前,论者不但要解放女性的胸,还要解放她们的脚和腰。

针对女性身体的束缚,究竟是如何造成的?论者也提出不一样的说法。有不少论者指称,是男性使然,例如有人批评这些是男性“为妇女加上的永世‘刑具’” ;有人则责怪,这是男性偏颇的审美观所致:

他们(此处指男子)又依了不真实的美的标准,选择女子,束胸啦,裹腰啦,缠足啦,多方戕贼,自成薄柳弱质了!

但有的论者却以为,这些束缚来自女性本身,《女子与体育》一文便以束胸为例,讥讽母亲要求女儿束胸,是荒谬到极点的。 体育专家谢似颜也就女子体育的问题,指出女学生压迫乳房发育这件事,可说是“自杀”,而且比“缠小足还要利〔厉〕害”,他甚至讽刺“解放的声浪这样高,何以自己压迫乳房的东西,竟不肯解放呢?” 此外,扛日也指称,缠足束胸的恶习,让旧式女性积习难改,依旧缠足束胸;而新式女性虽然放了足,却仍然有束胸的习惯,甚至流行缠腰。 还有论者怪罪女性缺乏自觉,为了迎合男性的喜好,不惜在自己身上加上刑具,进而成为工愁善病的可怜虫。

无论这些束缚是出于男性偏爱还是女性自愿,为形塑健康美的新女性而解放女性身体都是当时不少人的共识。但当解放女性身体的声浪一波接一波地涌现时,却忽略了许多女性的感受,漠视女性不愿意轻易放胸的原因。《女子应注重体育》一文指出,其实女子束胸不完全是为了美观,有不少是出于礼教观念,认为乳房肥大是可耻的,于是努力束缚胸部,而身为母亲的,也以不束胸为粗野行为,在女儿发育期间便为她们准备“小马甲”以束胸。 1929年,徐志摩在苏州女中演讲时也指出,虽然女学生的胸部在解放中,但年轻的姑娘们还不免感到“这解放是一种可羞的不便”,因此,他认为至少要三四代之后,胸部才会完全实现解放,恢复自然发长的愉快与美。 《第三期论摩登女性的反应》一文,更清楚地指出:

虽然现在是五育并进的时代,对于健康美更为重视,着紧马甲当然是对于生理上有所妨害,应竭力的废除它,不过,在薄薄的衣裳内,倘若一无他物,任乳峰高高的耸起,难道是供人欣赏吗?尤其是一般色狂的浮滑少年,见到了总是目不转情〔睛〕的顶〔盯〕住着。

因此,作者认为穿宽大的马甲,不见得不合卫生。

(二)解决生理问题:订定例假

除了解放女性身体,反对实行两性相同体育的论者,也注意到女性生理期是否适合运动的问题。1920和1930年代,对于女性可否在经期运动的讨论,相当受重视,许多人不赞成女性在月经期间运动,是担心过度运动会造成不孕症或是流产。社会学家潘光旦便认为,女子过度运动会减低生育率,不利遗传; 另有论者则发现,女性的骨盘结构与男性不同,过度运动易促使骨质坚硬,影响顺产。

有趣的是,在这些理由中,有不少是出自个人的想象或讹传。教育家徐傅霖(徐筑岩)曾语出惊人地说:

女子的内生殖器,是在直肠与膀胱的中间,并且是游离状态的放置着。若行激烈运动,就要变换他〔它〕的位置。况且月经时候,子宫充血极甚,虽轻微的振动,也能感应,或者还要成功后屈症,一犯后屈症,便致不能妊娠,很觉痛痒;那妇人的一生,就葬入残疾不幸之中了。

尽管这个论调颇为荒诞无稽,但没有遭到舆论纠正,反而被部分体育专家沿用,并加以夸大。谢似颜就采用同样言论,怪罪女子把月经当成可耻的东西,秘而不宣,他还批评强迫女子运动的教师,是“贼夫人之子”的教师; 体育专家徐筑岩刊载在《近代恋爱名论》中的《杀人的女子体育》一文,更以耸人听闻的说法,指出有女学生及女体育专家因月经期间未暂停运动,造成经期失常或月经异色,甚至有人多踢了球“把子宫牵向右面”。

至于女运动员在竞赛期间,如果遇到月经来潮,是停止比赛还是继续参赛的话题,也引起关切。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的体育主任孝鸿九认为,应严禁女运动员在月经期间练习或比赛,因为勉强出场,是不利身体健康的。 当时的体育期刊《勤奋体育月报》,还特别翻译日本著名的女运动员人见绢枝的著作《女运动员临阵以前》,来使女运动员警醒,在这本著作中,人见绢枝剀切地表示,她在月经期间,绝对中止练习。

然而,并不是所有鼓励女性运动的论者,都同意经期不宜运动的论调。《近代恋爱名论》的编者对徐筑岩的说法持保留态度,在“编按”中,他指出子宫斜歪,不一定与多踢球有关,而月经的不正常也不能归罪于体育,这或许是学校的不良习惯和不良训练所致。 还有论者从不同角度反驳,或取国外专家的意见,或转译他们的文章,指出根据国外的调查,女运动员确实较一般妇女容易罹患月经失调症,但各家对女性在经期中可否运动并无定论,甚至有人说经期运动有助于行经,因此建议这段时间进行轻度运动。 至于妊娠期间不能运动的说法,也让一些论者无法接受,他们纷纷指出,孕妇不宜“静坐不动”是众所周知的,因妊娠中运动而不幸流产的例子,是不可一概而论的,例如劳动妇女就很少出现难产的问题。

且不论上述的争辩孰对孰非,反对月经期内剧烈运动的看法,却相当一致,甚至到当今还存在这个观念。学校也因此订定例假,让学生能在体育课时自动请假。

(三)选择适合女性的运动

在主张两性采用不同运动方式的言论中,论者不仅强调女性有经期和妊娠的现象,也提醒注意女性的体力问题。《运动与妇女》一文认为,女性的体质和机能与男性不同,不适合剧烈运动,如果做剧烈运动,必须视个人体质而定。 藜青则根据年龄,把女子运动期分成幼年期、少女期、处女期、壮年期和老年期等五个不同时期。

既然男女的运动应该有性别区隔,那么何种运动不适合女性?哪一类运动又较合乎女性身体?有关这方面的建议很多,大体而言,论者反对女性参加耗费体力的运动。例如,体育作家阮蔚村指出,投掷三铁、跳跃硬地、高跃入水,以及长距离的赛跑、游泳、划船、潜水等运动,都不适合女性;有人则不赞成角力、足球这一类的运动,即使较温和的棒球,也因具战斗性,不受到鼓励。 不过,随着参与运动竞赛的女性人数的增加,再加上前述的部分运动属运动竞赛项目,论者把女运动员参与的运动项目和一般女性的运动做了区别。阮蔚村便建议,三铁的投掷可以采用减轻重量,以及男女分赛的方式。 而藜青虽然反对女性进行跑、跳的竞技运动,却也申明,具有运动特长的人还是可以参与这类运动的。

由于论者支持的女子体育主要针对一般女性,温和或具健美效果的身体运动,很自然地受到青睐。因此,论者建议的女性运动,包括游泳、骑马、划艇、骑脚踏车、溜冰、滑雪、跳舞、射箭、登山、旅行、散步、短程赛跑,以及篮球、排球、网球、高尔夫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 有论者则更细腻地建议,运动应根据女性身体的特殊变化而异,例如进入青春期的女性,应着重柔和、韵律运动,过了青春期的女性,则宜着眼与容姿表情有关的优雅的运动。 尽管这些项目中,有的是竞赛项目,论者却认为,这类运动危险性不大,也不激烈,不但利于女性健康,还能带来趣味,仍建议女性去尝试。 例如,柏华十分鼓励女性从事网球运动,他的理由是,网球是各项运动中最能增加女性健康美的一种。他特别表明:

……这种运动,不但能使你身体强健,而且还可以增加乐趣,减少烦恼。苦闷烦恼一切都是损害美的要素。

至于游泳,在国外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游泳能妨碍女性美么?》一文,呈现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位在世界运动会中得到游泳锦标的男游泳家,就反对17岁以上的女性学习游泳,他的理由相当荒谬,认为这种年龄的女性无法呈现性感;针对这个说法,一位女游泳家驳斥,这种崇拜女性性感的观念过于陈腐,根本不懂“现代所谓真实的健康美”。 事实上,主张游泳有助于健康美的说法,得到较多的认同,有不少人指出,游泳使运动者伸缩自由、活动四肢,既可充分发展全身,又能矫正姿势。 还有人甚至夸张地说:

在一切运动中,游泳是最不偏劳的。它用同样的程度发达你的每一部分。它是健美的制造者,它是民族的优生学,它是我们东亚病夫的一剂良药。

在这些运动中,论者最偏爱动作和缓又能改善姿仪的体操,因为这类运动可以深入女性的日常生活,并适合任何女性。其中健身操或柔软操最具说服力。为了鼓励女性做健身操,有人还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述体操的操作步骤,或者倡导“主妇五分钟体操”“女子头部小运动”等简易的肢体运动,并标榜这类体操不仅能帮助女性消除疲劳,且有健美作用。 XmsvQEiCM4G5ksXvE59wajyyY5cXx59/oJrFMxadkafDBPaNe4ZpzV/pYh7Rv7O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