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要染色的纸张数量少但品种多,为不浪费材料,一般会在工作台上进行染色,这种染纸方式称为台染。
台染需要的材料有安徽泾县的宣纸、书画纸、膏状国画颜料、管状国画颜料、明胶、水。
宣纸一般选用安徽泾县的单宣。宣纸含有檀皮纤维,韧性好,纸张拉力强,比较适合染色。如果是净皮单宣更好,净皮单宣含檀皮成分多,纸张拉力更强,操作时不易破损,成品率较高。书画纸多由龙须草、木浆制成,木浆纤维短,拉力弱,时间久了会变黄,在染色过程中容易破损,一般不选用。厂家在生产书画纸时,只要加入适量的皮料就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这样的书画纸也可以选用,但成功率远不如宣纸。
膏状国画颜料是由天然植物、动物、矿物质原料制成的盒装小块国画颜料,颜色纯正,质量可靠,是国画的重要颜料。用花青膏、赭石膏、藤黄块等膏状国画颜料染纸前要用清水浸泡化开。浸泡藤黄块时要用凉水,热水浸泡容易变质。要经常搅拌,使渣滓等杂质沉淀。花青膏是由蓝靛加轻胶制成,比较细,用热水溶化比较快,不会影响质量。用墨作染料时要现磨现用,不要用墨汁和隔日研的墨。隔日研的墨会凝固成细小的颗粒,染色和刷色水时会出现黑的墨道和墨点,使纸张染花。管状国画颜料使用时就不那么麻烦了,只要挤出颜料用水溶化后,再加上适量的明胶水就可以,而且价格便宜,容易购买,上色率也比较高。
明胶为黄色透明颗粒,在染色过程中起固色作用。使用前,先用温水浸泡,隔日放入锅中煮十多分钟后备用。在调好颜料后,倒入适量的胶液。一般染二十张纸,倒入一两胶液就可以了。天冷时胶液容易凝固,只要稍稍加热即可溶化。
染色时使用自来水即可,用于稀释颜料和明胶等。
台染使用的工具有羊毛排笔、棕刷、晾纸杆、挑纸杆、糨糊、纸夹、晾纸架、竹竿等。前面四种工具前文已做叙述,不再赘述,这里简单说一说糨糊、纸夹。纸在染好色后要进行自然晾干,传统的方法是用糨糊把纸的白边粘在晾纸杆上,放到晾纸架上晾干,干燥后再将纸边撕去。每次使用后都要清理粘在晾纸杆上残留的纸边,如果清理不干净,晾纸杆受潮后粘纸位置会发生霉变,很不卫生。笔者对此进行了改良,使用纸夹固定纸边,干燥后松开夹子便可以下纸了。这样既方便又卫生,晾纸杆会很整洁。
晾纸架是用来搭晾纸杆的架子。传统的晾纸架有的是由多根竹竿捆绑搭成的,现在也有用由钢丝拉直后做成的,都要固定在一个场地使用。笔者经多年使用发现,这两种晾纸架占用场地较多,还不能兼做其他工作使用,比较浪费空间。笔者后来对晾纸架进行了改造,具体方法是:用一根长1.8米、直径2~2.5厘米的钢管做主杆,下方焊3个140°~150°的支架,在主杆上方15~20厘米处打洞,攻上螺纹,安上能进退的螺丝并拧紧固定。如果管壁较薄,也可以在打洞处焊上相应的螺帽,配上同尺寸的螺丝,能拧进拧出即可。另用一根约80厘米长能方便插入钢管的圆钢,将其一头做成两边各约6厘米的V形叉口,将圆钢插入管内,利用管内螺丝进行固定或调节叉架的高低。这样,支架就做好了(图5.1)。支架需要多少,是根据使用数量而定的。在这样的支架上面架上竹竿,调动支架的位置就可以晾纸了,使用比较方便,无论纸宽或窄,多或少,都可以使用。这种晾纸架可以随用随搭,用后可以拆除,不占用场地,晾四尺、五尺、六尺纸都可使用。竹竿一般选用圆直径2.5~3厘米粗细即可,长度在3米左右。尽可能平直些,一般晾衣服的竹竿也可使用,搭建方法如图5.2所示。
图5.1 晾纸杆支架
(图中数值单位为厘米)
图5.2 晾纸架搭建图
染纸前,要先把颜料用温水调好,加上适量的明胶液,充分搅匀备用。还要将羊毛排笔的羊毛捋顺,不要散开。
先将羊毛排笔蘸上色水,并在盆沿边刮去多余的水分,就可以开始在空的工作台面上刷色水。先依次竖刷一遍,而后横刷一遍,刷色水的面积应比要染的纸张略大一些。在空的台案上刷色均匀后取出一张白纸,平铺在刷过色水的台面,然后用手将纸抹平。此时干纸在少量吸收水分后会稍有膨胀,此时先把纸掀空,再放回进行刷色。刷色的方法不同于刷糨糊水,羊毛排笔始终要少蘸色水,而且要先竖刷然后再横刷,将第一张纸在台案上如同裱刷糨糊一样刷平,不能有气泡或褶皱,褶皱会使颜色变深,不易处理。在纸的一头应留有3.5~4厘米的白纸不刷色,它是用来粘晾纸杆使用的。刷平第一张纸后,再拿出另一张白纸进行覆纸,在对准刷好色的纸的四边后,用棕刷将第二张纸刷平,拿起羊毛排笔开始对第二张纸进行刷色,方法与第一张相同。在刷色时还应不时站到工作台的一头,从逆光处低头查看整张纸吸收色水的状况,若发现有局部发白处,应及时进行补刷,使颜色均匀。按以上方法操作,在染到十多张纸时应停止染纸,并将染好的纸张打翻在台案上,背面朝上,再用棕刷把已染好的纸通刷一遍,使整叠纸张吸水更加均匀。至此,染纸的工作便告一段落。而后,将纸一张张地揭开。揭纸时,用手蘸点厚的糨糊,抹在最上面的色纸白边处。拿出晾纸杆,把纸的白边粘在晾纸杆上。要注意的是,纸的两边应留有相等的距离,以便放在晾纸杆上。然后左手平着掀起晾纸杆,将整张纸逐渐提起来,慢慢用力,不可歪斜。当提纸至五分之二时,右手拿起挑纸杆,插入已掀起纸的下方,慢慢往上平抬,左手相应跟上,将纸的下半部挑起,使整张纸掀开。掀起纸后,双手提纸走出工作台,而后慢慢抽回挑纸杆,将纸垂直放在晾纸杆上,然后慢慢移动到晾纸架上,将纸平架在晾纸杆上进行晾干。按以上方法将染好的纸依次逐一揭开,分别平放到晾纸杆上进行自然晾干。
如果再染其他颜色的纸时,也按以上方法操作。为了保证染纸的干净,用过的羊毛排笔及棕刷都要清洗干净才能再次使用。在刷邻近色(相近的颜色)时可以使用清洗过的羊毛排笔及棕刷,而染色差较大的纸张时,一定要另换新的羊毛排笔和棕刷。
也可以用台染来染白的绫或绢,但不同的是绫或绢要经过托裱后才能染色。对于裱画中使用的深色镶边梳条,也可以通过台染方法来刷制。
以上就是在工作台上染色的过程,在后面讲述绢笺制作方法时还会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