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做法是,将纸的两个横面弯起对齐,用直尺压住,按已定尺寸在纸的两边打上针眼(戳两个洞),而后将纸放平,把直尺压在针眼位置对横的两边进行裁切。之后,如此之法再将纸的两个竖边弯起对齐,用直尺压住,按已定尺寸在纸的两边打上针眼,将纸放平,把直尺压在针眼位置,对竖的两边进行裁切。这样四边都可以按既定尺寸裁切完成,我们称方裁四边法。
裁切纸张时,先把垫板垫在纸张的下面,上面是要切的纸张,在针眼位置压上直尺,用刀具裁去多余的纸边。裁切纸张时,用左手的拇指按住直尺的一方,其余四指分开按紧直尺的前方,右手握刀,使刀平面贴紧直尺,垂直用刀。裁切时,直尺不能走动,不然刀会走偏,造成“跑刀”。使用美工刀裁切纸张时,刀片不能抽出过长,而且第一刀不能用力过大,只能轻轻沿尺划过,否则会导致刀片变弯而“跑刀”。走刀时,要自上而下且用力平稳,任何时候都不能逆刀而上,不然会损伤直尺,还可能会割伤手指。裁切较大尺寸的纸时是不能一次完成的,要先把能裁切的地方进行裁切,再去裁切前方的纸张。在衔接前面的刀口时,要注意刀口的连接处要直且有连贯性,不能出现缺口或“小尾巴”,边口要整齐,看不出移动刀口的痕迹。因此,在裁切纸张时,要始终按紧直尺使其不能移动,直至裁切完成才可以松开。裁切较厚的纸张时,刀的平面一定要贴紧直尺,并始终保持刀口上下垂直,行刀用力一致,才能使裁切出来的纸张上下大小一致。长边尺寸纸张的裁切,如尺八屏(长边为234厘米),往往需要两个人来配合完成,一人切纸,一人按尺,以防直尺走动影响刀口的平直。没有人配合时,也要想办法固定压住直尺,如找一块重的石头压在直尺的前方,使直尺保持垂直不会移动,再从纸的后面开始裁切,慢慢向前裁去。但用石头压在直尺上操作时石头容易晃动,不稳定,裁切时比较紧张,生怕石头掉落。更好的办法是,在裁切时用大夹子将直尺、纸张及垫板一同夹起,使直尺不能走动,这样便可以更安心地裁切。
裁切纸张四边时,通常采用方裁四边法。方裁四边法是通过裁切使纸张变得整齐,四边平直且四角都呈90度的一种裁切方法。裁切纸张四边时,先裁切纸张的竖边(一般指长的一边),然后从中间对折,用直尺在距离纸边约5毫米处压住折纸的前方,使纸边重叠对齐,而后在纸的另一边用锥子扎一个针眼,再在另一头扎下针眼,以确定尺寸。然后把纸张展开铺平,在下面放上垫板,用直尺对准两个针眼后平放,裁去多余的纸边。裁切好两边后将纸张的横面对折,用同样的方法裁切另外两边。这种方法裁切出的纸张四个角都是90度,很少有偏差。检验纸张的角度时,可将纸张对折查看。如果中间及两边的角都能对齐,说明没有问题。如果一边不齐,要重新打眼补切。
在裁切较多纸张时,只需要在第一张纸上用锥子扎针眼就可以,但前提是第一张纸必须与下面的纸张对齐。在裁切从墙面挣平、干燥后揭下的加工纸时,纸张的长短、宽窄会稍有差异。在捋纸时,应留出裁切的空间,在按尺寸扎上针眼后往往还要复扎。复扎是进一步扎深原扎针眼,确保所有的毛边都能切除。如个别纸张尺寸不够,可再进行调整,直到每张纸都能裁切到后才可以下刀。这样,成批的纸张裁切后尺寸才会一致。
单张纸是比较难裁切的。裁切单张纸时,因纸张太薄容易走动,可在单张纸的下边垫其他的纸张增加厚度,压紧直尺,使纸不能走动,才能顺利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