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楼读]
晋悼公与楚争郑,不胜而归,也想让民众松一口气,魏绛便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放赈放贷,先帮最贫困的人改善处境。除动用国家储备外,从国公本人起,殷实之家都要尽量拿出自己的积蓄。公家的仓库空了,百姓的困乏也就缓解了。
对于可以生利的事业,取消国家的禁令和大户的垄断,放开让民众经营,遏制少数人的贪心。
厉行节约,祭礼以布帛代替珠玉,宴会宰牲畜只准宰一头,公用的器物不再添置,车辆、仪饰也只求够用,因陋就简。
如此办了一年,国政便上了轨道。之后晋楚三次兵戎相见,楚国都没能占上风。
[念楼曰]
魏绛的建议,一是帮助弱势群体,二是扶植民间经济,三是减少铺张浪费。这第三条看似枝节,却关系重大。君王纵有与民休息之心,如果举行典礼大肆粉饰铺张,迎宾宴客力求丰盛光彩,办公楼越造越高,专用车越换越好,扶贫济困、增产增收岂不又要打一折八扣?
魏绛之父魏犨佐文公成霸业,子魏收为平公破狄兵,三世有功于晋,而以这次最为有德于民。有德于民者民怀之,后来晋室解体,三家分晋中有魏一家,可算是好有好报。
晋侯归.谋所以息民.魏绛请施舍.输积聚以贷.自公以下.苟有积者尽出之.国无滞积.亦无困人.公无禁利.亦无贪民.祈以币更.宾以特牲.器用不作.车服从给.行之期年.国乃有节.三驾而楚不能与争.
[学其短]
◎本文录自《左传.襄公九年》。
◎晋侯归,指晋悼公为了与楚争霸,会合诸侯攻郑,不胜而归。
◎魏绛,晋国大夫。后三家分晋,魏为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