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楼读]
孔子养的狗死了,要子贡将死狗拿去埋葬,对他说:
“常言道,破了的帷幕不要丢弃,留着来埋马;破了的伞盖不要丢弃,留着来埋狗。我家里穷,没有伞盖,也得拿床席子去包起它,不要让泥土直接压着它的头啊。”
[念楼曰]
狗作为宠物,如今的地位是比较高了,死后也有好好埋葬它的了。但在过去,犬马列于“六畜”,而畜牲不过是活的工具或玩具,爱惜不爱惜它全凭主人,谈不到死后还有什么“待遇”。孔子葬狗,实行“狗道主义”,乃是他仁爱之心的一种体现。爱惜和自己亲近过、为自己服务过的一切生命及其载体,即使是犬马的身躯,这是有仁爱之心的、有道德的人才能做得到,普通的人是难以做到的。
君王称“圣”称“神”,其实他们的道德和智慧,最多亦只是普通人的水平,往往还在普通人之下。孟子曰:“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为路人。”“如犬马”恐怕正是君视臣的常态,如手足者殆属仅见,如草芥者当亦不少。士大夫都成了犬马,草根民众则犬马不如了。现代极权国家的君王(也有不叫君王的,如希特勒之称“元首”,墨索里尼之称“领袖”……),视臣民尚不如犬马者,恐怕更多一些。
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丘也贫.无盖.于其封也.亦予之席.毋使其首陷焉.
[学其短]
◎本文录自《礼记.檀弓下》。
◎子贡,孔子的学生,复姓端木,名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