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楼读]
孔子道:“三军司令的指挥权,是能够被剥夺的;人的思想和意志,即使是一个普通的人,只要他有自信,能坚持,那也是无法剥夺,是夺不走的。”
[念楼曰]
旧小说写“老匹夫”,是在骂人。常说的“匹夫之勇”也含贬义。直到读宝应刘氏父子的《论语正义》才明白:
匹夫者,《尔雅.释诂》:“匹,合也。”《书.尧典.疏》:“士大夫已上,则有妾媵;庶人无妾媵,惟夫妻相匹。其名既定,虽单,亦通谓之匹夫匹妇。”
原来匹夫便是无权势无力量蓄妾侍(小蜜、二奶……)的平头老百姓。
如果相信“天赋人权”,则人人生而平等,都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都有发表意见坚持意见的权利。古人所云立志、持志、不可夺志,意思也差不多,但多半只是理想。因为在东方历史上专制政治的现实中,不要说匹夫,就是卿士大夫,要坚持自己不同于君王的意志和意见,也很难很难,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时至现代,情况当然不同了。梁漱溟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就当不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但可以当政协委员;这与他出身读书世家,熟习儒家经典自然很有关系。后来他又拒绝“批林批孔”,还真的说了“匹夫不可夺志”的话,可算是绝无仅有的“老匹夫”了。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学其短]
◎本文录自《论语.子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