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出版社很久以前就出过我的一本散文选,一直很畅销。但是,毕竟那么多年过去了,我又从来未曾停笔,再出就需要新选了。旧选和新选加在一起,书还不能太厚,因此难度不小。编辑朋友辛苦了。
有一位评论者说,我的散文,并不局限于一种文体格式,而是体现为一种写作神态,那就是:“质朴叙事,磁性行文,天地诗情。”他还说,这种写作神态,也体现在我的大量学术著作中,因此那些严肃的文本,也可以看作是“无界大散文”。
本书就选了好些篇这样的“无界大散文”。读者阅读时,不得不从散逸心态转换到学理思考,实在有点抱歉。但这种转换对年轻的读者和作者可能也有好处,可以让他们领会天下文章的始源性活力。有了这种活力,即便面对再深奥、再庞大的难题,也可以输入个性、体温和韵味。其实,这也正是文学对于世间百业的惠泽。
这位评论者说我的文章中有一种“天地诗情”,感谢他道出了我的追求。其实,这种追求来自我所崇尚的中国哲学观念“天地元气”,已经牵涉到宇宙观和人生观。书中很多文章与此有关,所以取了这个书名。对于这种观念的阐释,可看本书最后一篇文章,这是我最近所写的。
选编本书时,我把入选的文章全部重读了一遍。由于几十年间思维方式和阅读节奏的变化,我在不少地方做了一些修改。因此,同样一篇文章如果同时出现在本书和其他选本中,应以本书为准。
忙碌的当代读者也许会问:如果一时不能依次读完,你会着重向我们推荐哪几篇呢?
我的回答是三篇:《三十年纪念》、《中国文脉概述》、《我和妻子》。
理由呢?读了便知。
多谢!
余秋雨
2024年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