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博浪沙遭遇刺杀之后,为了自身安全,秦始皇终于暂时消停下来,在皇宫里一待就是三年。但随着事情逐渐淡去,日子越来越无聊,秦始皇就又动了出宫游玩的心思。这一回,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行踪,他决定微服出巡,只随身带着几名勇士保护自己。
这天,秦始皇在出行游玩时,突然听到路边有人在唱歌,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歌谣还和当地一个名叫茅盈的道士有关。相传茅盈的曾祖叫茅濛,曾在华山得道成仙,而这歌谣就是那个仙人茅濛流传下来的,当地的人都会唱。
这激起了始皇的兴趣,他赶紧把歌谣记下来,回宫之后就按照歌谣中的意思,下诏将腊月改称嘉平月,作为求仙问道的开始。然后,又让人在咸阳东边凿了一个长二百里、宽二十里的池子,名为兰池,池中用石头修筑亭台楼阁,以“蓬瀛”为名。竣工之后,秦始皇常常会微服出行到这里,望着兰池和蓬瀛畅想海中的仙山与神仙。
好巧不巧,一伙盗贼暴徒在逃亡途中躲避到了兰池,并把这儿当成临时的巢穴,昼伏夜出。
这天晚上,始皇又带着几名贴身侍卫乘着月色来到兰池,结果人刚到,这伙盗贼暴徒就冲了出来。始皇大惊失色,好在侍卫武功高强,训练有素,这帮乌合之众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交手没一会儿,就把那些人都打跑了。经此一事,始皇大怒,下令让人全城搜查这些贼人,自己也不再微服出行了。
转眼又是一年,秦始皇那颗蠢蠢欲动的求仙之心又活络起来,准备再次东游,寻找仙缘。
此时,一个名叫卢生的燕人,因为能说会道,讨得了秦始皇的欢心,始皇便将在海上寻访仙人的重任交给了他。
卢生一去就是数日,回来后便绘声绘色地捏造了许多玄妙的事情告诉始皇,并给他呈递了一本书,说自己虽然未能取得仙药,但却把仙书抄来了。
这本“仙书”只有寥寥数百字,写的都是些迷离恍惚之事,让人看得云里雾里,唯有一句特别明晰——“秦将被胡人所灭”。
看到这句话,秦始皇心中大惊。胡指的是北方的匈奴,这个部落曾多次入侵中原,按照仙书所说,大秦天下将来会亡于胡人之手。既然如此,自己为何不趁着现在强大的时候就消灭他们,消除将来的隐患呢?有了这样的想法,秦始皇立刻决定改道向北,并下令让将军蒙恬调兵三十万人,讨伐匈奴。
这一仗来得猝不及防。匈奴没有任何防备,很快就被秦军打得四处逃窜,肥沃的河套就此划入秦朝的版图。蒙恬在此分设四十四县。之后,他继续追击匈奴,占领了阴山等地,又分设三十四县。蒙恬又命人将从前诸侯国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东达辽东,连绵万余里,号称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同时也浸满了劳苦人民的鲜血。为了修筑这一工程,秦朝在十余年间耗费了许多金银,无数百姓劳工命丧于此。
平定塞北之后,秦始皇并没有完全放下心来。这一次,他把目光转向岭南。岭南气候炎热,山高林密,环境潮湿,遍布毒蛇猛兽,还有许多天然形成的瘴雾。虽然环境艰苦,行军困难,但是由于居住在岭南的人没怎么打过仗,势力比较分散,他们一见到训练有素的秦军,立马就吓破了胆,哪还敢对敌?就这样,岭南也划入了秦朝的版图。
平定南北之后,秦始皇越发志得意满,在咸阳宫大摆筵席庆祝。大臣们纷纷阿谀吹捧秦始皇的功绩,把秦始皇哄得非常高兴。这时候,一个名叫淳于越的大臣突然插嘴道:“臣听说殷、周两朝传代久远,他们的国君在开国之后都会分封藩王。如今陛下拥有海内,但却从未分封过藩王,这要是将来有人作乱,那可怎么办啊?”
听到这话,秦始皇的脸色顿时变了,并询问其他大臣的看法。左丞相李斯是创立郡县、废除封地的提倡者,自然不同意淳于越的话。他愤怒地驳斥道:“治道无常,贵在变通。如今陛下开创大业,建万世法,哪里是这些愚蠢的儒生能明白的?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各司其职,可却还有一些人,不懂变通,非议当世,陛下可不能被他们所迷惑!”
虽然李斯的意见得到秦始皇的认可和支持,但一想到朝堂上还有淳于越那样的人,李斯就余恨难消,当即列出数条法令,呈交给秦始皇。得到始皇的首肯后,李斯当即下令,将咸阳附近的书籍全部没收并烧毁。此后,这些法令又被逐步推广到各郡县。就这样,除了皇宫所藏的书籍,以及居住在曲阜县孔氏后人冒死藏匿的部分典籍之外,天下书籍几乎都被付之一炬。
始皇三十五年(前 212),喜新厌旧的秦始皇又一次大兴土木,修筑宫殿。这一回,他想要修筑一座规模宏大、震古烁今的宫殿。由于这座宫殿规模实在太浩大、太豪华了,一直到秦始皇驾崩时,都没能全部修筑完成。这座宫殿就是赫赫有名的“阿房宫”。
修筑阿房宫的时候,秦始皇曾对卢生感叹说:“朕虽贵为天子,看似无所不能,但却始终有一个遗憾,那就是不能见到仙人,求取不死神药。”
听到这话,卢生便信口答道:“臣听说,想要求得仙术,必须隐藏行踪,避除鬼物,这样仙人才会降临。陛下您现在居住的地方,人人都知道,所以仙人才不愿现身。”
秦始皇一听,觉得卢生说得特别有道理,便下令让人把咸阳附近的二百多座宫殿全部修筑复道、甬道连接起来,免得自己巡游时被人窥见行踪。
一次,秦始皇在梁山宫巡游时,见到一队人马经过山下,阵仗十分宏大,车骑也华丽得很,一打听,原来是左丞相李斯的车队。秦始皇便感叹了一句:“原来丞相的车骑竟如此威风啊!”
这事很快就传到李斯的耳朵里。他大吃一惊,赶紧减少自己出门时随行的车马。结果,始皇知道这件事后,认为一定是有人泄露了他的话语,当即就下令处死了当日在梁山宫的所有侍从。
秦始皇的暴虐让卢生后怕不已,生怕有朝一日自己的谎言会被揭穿,于是就伙同另一个名叫侯生的方士一起跑路了。
秦始皇知道后非常生气,觉得自己遭到了欺骗,并认为肯定是咸阳城里的方士和读书人在妖言惑众,于是颁布诏令,让御史将咸阳城中的数百名读书人全部抓起来审问。这些读书人本就身娇体弱,哪能经得住御史的严刑拷打,不少人被屈打成招。最终,秦始皇下令处死了所有被囚禁的读书人。
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宅心仁厚,本想替这些读书人求情,结果却被秦始皇迁怒,直接把他赶去北方监督蒙恬修长城了。
处死了咸阳城里的读书人之后,秦始皇仍不解恨,又想出一条毒计。他先是发布诏令求才,让地方官员将当地有名的读书人送到咸阳,大约有七百名。然后,秦始皇把他们都封做郎官,这让读书人们欣喜若狂。
寒冬时节的一天,突然有人来报,说马谷结出许多瓜果。秦始皇便将这些郎官召集起来,说了这件奇事,并让他们跟随自己一起去马谷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到了马谷之后,众人果然看到许多刚长出来的新鲜瓜果,全都啧啧称奇。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一声巨响,许多土石从山上滚落,惊得郎官们四处逃窜。但此时马谷的出口早已被秦始皇下令堵住了,众人这才幡然醒悟,原来马谷之行竟是一场索命阴谋!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谷坑儒”事件。至于那些新鲜瓜果,不过是因为骊山下有温泉直通马谷,使得这里即使在严冬也依旧有热气而已。
始皇之南征北略,已为无名之师,顾犹得曰华夷大防,不可不严,乘锐气以逐蛮夷,亦圣朝所有事也。乃误信李斯之言,烧诗书,燔百家语,果奚为者?诗书为不刊之本,百家语亦有用之文,一切政教,恃为模范,顾可付诸一炬乎?李斯之所以敢为是议者,乃隐窥始皇之心理,揣摩迎合耳。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岂一人所得而私?
始皇不知牖民,但务愚民,彼以为世人皆愚,而我独智,则人莫予毒,可以传世无穷。庸讵知其不再传而即止耶!若夫阿房之筑,劳役万民,图独乐而忘共乐,徒令怨女旷夫,充塞内外,千夫所指,无疾而死,况怨旷者之数不胜数乎!其亡也忽,谁曰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