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露天排泄到陶制便器:两河流域的第一次卫生革命

公元前40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片孕育了早期人类文明的肥沃土地上,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厕所革命如一颗悄然破土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考古学家在乌尔城遗址的挖掘工作中,惊喜地发现了陶制便器的残片。这些古老的便器造型独特,带有精心设计的排水孔,如同精巧的机关,连接着由黏土烧制而成的排污管道。这些管道宛如地下的脉络,将粪便有条不紊地导入城外的沟渠之中。令人惊叹的是,这一先进的设计理念比罗马帝国著名的下水道系统足足早了近3000年,堪称人类卫生史上的一大创举。

在当时,这样的设计绝非出于对舒适享受的追求,而是残酷的生存环境下的无奈之举。随着城邦人口的日益密集,人们随地排泄的陋习逐渐演变成了一场致命的危机。当时的楔形文字清晰地记载着,敏锐的医生们已然察觉到粪便与发热症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量未经妥善处理的粪便肆意堆积,滋生出无数细菌与病毒,在人群中疯狂传播,引发了一场又一场可怕的瘟疫,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遗憾的是,随着古巴比伦王朝的衰落,这套凝聚着古人智慧的卫生系统也如同璀璨的流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此后,人类在卫生黑暗中摸索前行,苦苦等待了长达2000年,才得以重新掌握这种至关重要的卫生技术,再次迈出走向清洁与健康的关键一步。 XAFd3UiOaBOqvvXmoq18uij5IEsOE8qSofSiXmjI3Tc7QbYWmOXCb2DUQPOWsRD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