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条 【 所有权权能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 占有 、 使用 、 收益 和 处分 的权利。
第四十条 【 设立他物权 】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人、担保物权人行使权利,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
第四十一条 【 国家专有 】法律规定 专属 于国家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取得所有权。
第四十二条
【
征收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 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 、 安置补助费 、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 ,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相关法条:土地管理法第47条】
第四十三条 【 耕地保护 】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
第四十四条
【
征用
】
因抢险、救灾等
紧急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用单位、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使用后,应当返还被征用人。单位、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第四十五条
【
国家所有权及其行使
】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国有财产由 国务院 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十六条 【 矿藏 、 水流 、 海域的国家所有 】 矿藏 、 水流 、 海域 属于 国家所有 。
第四十七条 【 国有的土地范围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第四十八条 【 森林 、 山岭 、 草原 、 荒地 、 滩涂等 】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
第四十九条 【 野生动植物资源 】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 野生动植物资源 ,属于 国家所有 。
第五十条 【 无线电频谱资源 】 无线电频谱资源 属于国家所有。
第五十一条 【 国有文物 】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第五十二条 【 国有基础设施 】 国防资产 属于国家所有。
铁路、公路、电力设施、电信设施和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依照法律规定为国家所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第五十三条 【 国家机关的物权 】国家机关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处分的权利。
第五十四条
【
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的物权
】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收益、处分的权利。[07/3/52]
第五十五条 【 国有出资人权益的行使 】国家出资的企业,由国务院、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
第五十六条 【 国家所有权保护 】国家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
第五十七条 【 国有资产监管 】履行国有财产管理、监督职责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加强对国有财产的管理、监督,促进国有财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财产损失;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国有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违反国有财产管理规定,在企业改制、合并分立、关联交易等过程中,低价转让、合谋私分、擅自担保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国有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十八条
【
集体所有权
】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包括:
(一)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
(二)集体所有的建筑物、生产设施、农田水利设施;
(三)集体所有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
(四)集体所有的其他不动产和动产。
第五十九条 【 农民集体所有权及重大事项决定程序 】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下列事项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经 本集体成员 决定:
(一)土地承包方案以及将土地发包给本集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
(二)个别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之间承包地的调整;
(三)土地补偿费等费用的使用、分配办法;
(四)集体出资的企业的所有权变动等事项;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六十条 【 农民集体所有权的行使 】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依照下列规定行使所有权:
(一)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 或者 村民委员会代表 集体行使所有权;
(二)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 该集体经济组织 或者 村民小组代表 集体行使所有权;
(三)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 集体行使所有权。
第六十一条 【 城镇集体所有权 】城镇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本集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第六十二条 【 公布集体财产状况 】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村规民约向本集体成员公布集体财产的状况。
第六十三条 【 集体所有权保护 】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
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作出的决定侵害集体成员合法权益的, 受侵害的集体成员 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第六十四条 【 私人所有权范围 】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
第六十五条 【 储蓄 、 投资及其收益与继承权 】私人合法的储蓄、投资及其收益受法律保护。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私人的继承权及其他合法权益。
第六十六条 【 私有财产保护 】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第六十七条 【 企业出资人 】国家、集体和私人依法可以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企业。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投到企业的,由出资人按照约定或者出资比例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并履行义务。
第六十八条 【 法人所有权 】企业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企业法人以外的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产的权利,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的规定。[11/3/88]
第六十九条 【 社会团体所有权 】社会团体依法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受法律保护。
第七十条
【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
专有部分
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
共有部分
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08/3/58]
[ 难点注释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不同于传统的共有制度,其根本属性仍在于单独所有,共有部分及管理权部分均是为区分所有服务的。因此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在转让时,其他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不得享有优先购买权。
第七十一条 【 专有部分的权能 】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
第七十二条 【 共有部分的权利义务 】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不履行义务。
业主转让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其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一并转让。[17/3/86]
第七十三条 【 建筑区划内共有的范围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第七十四条
【
车位
、
车库的归属与使用
】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
首先
满足业主的需要。
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 约定 。
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17/3/86]
第七十五条 【 设立业主大会 、 选举业主委员会 】业主可以设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
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
第七十六条 【 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 】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
(一)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二)制定和修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管理规约;
(三)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
(四)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
(五)筹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七)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
决定前款第五项和第六项规定的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 总面积三分之二 以上的业主 且 占 总人数三分之二 以上的业主同意。决定前款其他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 难点注释 ]《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改变共有部分用途、利用共有部分从事经营性活动、处分共有部分,以及业主大会依法决定或者管理规约依法确定应由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76条第1款第7项规定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七十七条
【
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的条件
】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
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
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
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17/3/87]
第七十八条 【 业主大会 、 业主委员会决定的效力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对业主具有约束力。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第七十九条 【 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维修资金 】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属于业主共有。经业主共同决定,可以用于电梯、水箱等共有部分的维修。维修资金的筹集、使用情况应当公布。
第八十条 【 费用分摊 、 收益分配 】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的比例确定。
第八十一条 【 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管理 】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对建设单位聘请的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业主有权依法更换。
第八十二条 【 委托管理 】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根据业主的委托管理建筑区划内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并接受业主的监督。
第八十三条 【 业主义务及权益维护 】业主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对任意弃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违反规定饲养动物、违章搭建、侵占通道、拒付物业费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依照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业主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7/3/88]
第八十四条 【 相邻关系处理原则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第八十五条 【 相邻关系处理依据 】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第八十六条 【 用水 、 排水 】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
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对自然流水的排放,应当尊重自然流向。
第八十七条
【
通行权
】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05/3/3]
第八十八条 【 利用相邻土地 、 建筑物 】不动产权利人因建造、修缮建筑物以及铺设电线、电缆、水管、暖气和燃气管线等必须利用相邻土地、建筑物的,该土地、建筑物的权利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九条 【 通风 、 采光和日照 】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第九十条 【 有害物质排放 】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光、电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
第九十一条 【 维护相邻不动产安全 】不动产权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铺设管线以及安装设备等,不得危及相邻不动产的安全。
第九十二条 【 相邻权行使时的义务 】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第九十三条
【
共有
】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03/3/1 02/3/3]
第九十四条 【 按份共有 】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 按照其份额 享有所有权。
第九十五条 【 共同共有 】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
第九十六条 【 共有物管理 】共有人按照约定管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权利和义务。
第九十七条
【
共有物处分
】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
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
或者
全体共同共有人
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12/3/6 10/3/7]
第九十八条
【
管理费用等的负担
】对共有物的管理费用以及其他负担,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按照其份额负担,共同共有人共同负担。[10/3/7]
第九十九条 【 共有物分割 】共有人约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维持共有关系的,应当按照约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请求分割;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因分割对其他共有人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11/3/56]
第一百条 【 分割方式 】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并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
共有人分割所得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有瑕疵的,其他共有人应当分担损失。
第一百零一条
【
优先购买权
】按份共有人可以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其他共有人在
同等条件下
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17/3/54 10/3/7]
第一百零二条
【
共有物上的债权债务
】因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产生的债权债务,
在对外关系上
,共有人享有
连带债权
、承担
连带债务
,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第三人知道共有人不具有连带债权债务关系的除外;在共有人
内部关系上
,除共有人另有约定外,按份共有人
按照份额
享有债权、承担债务,共同共有人
共同享有
债权、承担债务。偿还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份额的按份共有人,有权向其他共有人追偿。[09/3/54]
第一百零三条
【
共有关系性质不明时的推定
】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
约定不明确的
,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
视为按份共有
。[10/3/7]
第一百零四条
【
按份共有份额的确定
】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的份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按照出资额
确定;
不能确定出资额的
,
视为等额享有
。
第一百零五条 【 他物权的准共有 】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参照本章规定。
第一百零六条
【
善意取得
】无处分权人将
不动产
或者
动产
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 受让 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 善意 的;
(二)以 合理的价格 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 已经登记 ,不需要登记的 已经交付 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10/4/四8 09/3/53、92 07/3/10]
[ 难点注释 ]我国善意取得制度在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上与物权法制定前的差异。在构成要件上:第一,《物权法》不再强调只有动产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而是规定不动产也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当然不动产的善意取得以登记为要件。第二,对于动产强调已经交付;对于不动产则强调已经办理登记。第三,赃物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但根据《物权法》第107条的规定,遗失物虽仍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但是条件发生了变化:如果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但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漂流物、隐藏物、埋藏物适用同样规则。第四,“第三人主观上为善意”及“支付对价”这两个构成要件没有变化。第五,《物权法》第106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第106条第1款和第2款的规定。因此善意取得不仅仅在所有权上存在,还可以在其他物权上存在。
第一百零七条
【
遗失物转让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
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
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
拍卖
或者向
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
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
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
。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13/3/9 09/3/53、93 04/3/7]
第一百零八条 【 善意取得之动产上的原有权利 】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该动产上的 原有权利消灭 ,但善意受让人在受让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权利的除外。
第一百零九条
【
拾得遗失物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17/3/6 09/3/93]
第一百一十条 【 领取与招领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第一百一十一条
【
遗失物保管义务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17/3/6 09/3/13]
第一百一十二条 【 保管费用 、 悬赏广告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17/3/6 12/3/4]
第一百一十三条 【 无人认领的遗失物 】遗失物自发布 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 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第一百一十四条 【 拾得漂流物 、 发现埋藏物或隐藏物 】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一十五条 【 从物随主物转让 】主物转让的,从物随主物转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一百一十六条
【
孳息
】
天然孳息
,
由所有权人取得
;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法定孳息 , 当事人有约定的 , 按照约定取得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考点对照:主物转让时从物的所有权归属与孳息所有权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