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的规定。
【主要修改提示】
本条对应原《程序规定》第二条,未作修改。
【条文解读】
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是指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要承担的责任。具体而言,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是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对于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调取证据,查明犯罪事实,查获犯罪嫌疑人。其中,准确是核心,犯罪事实的认定要准确,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的认定要准确,如果发生错误,再“及时”也没有意义;在准确的基础上,及时同样重要,如果延误办案时机,就会使得调查取证工作陷入困难,甚至导致犯罪事实无法查清。保证“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前提和基础”,是公安机关在“准确、及时查明犯罪事实”基础上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是指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在查明犯罪事实的基础上,正确适用刑法和其他法律认定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是公安机关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与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不能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也就无法实现。
第二,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公安机关的这项任务主要是通过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移送审查起诉和执行刑罚等诉讼活动来实现。通过这些刑事诉讼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公民更加直观和深刻地认识犯罪,了解犯罪的危害以及应负的法律责任,从而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特别是守法意识,自觉提高与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最终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
第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这是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根本任务,或者说是总任务。这一根本任务是在“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基础上得以实现和完成的。换言之,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就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根本任务,既是刑事诉讼法和《程序规定》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公安机关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