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救援

一、交通事故现场救援的意义

交通事故现场及时救援,对于减少事故直接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保护现场勘查人员及现场周围群众的安全,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交通事故现场救援,不仅直接关系到现场伤员、现场其他人员、车辆和物品的安全,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周围环境的安全,导致二次事故或者再次事故的发生。

二、交通事故现场伤员的抢救

(一)伤员抢救概念

伤员抢救是指在交通事故现场对伤者采取一系列快速、简易、正确的医学处理措施,以便抢救伤者的生命,防止其伤势恶化,减轻伤痛,预防并发症,并迅速、妥善地把伤者送至医院,使他们得到进一步治疗的一种紧急措施。

(二)伤员抢救原则

1.科学组织,合理分工

道路交通警察到达现场后,要根据交通事故现场情况,周密部署、科学组织与指挥、合理分工,确保交通事故现场安全、有序,最大限度地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损失。

2.自救互救

轻伤者应当开展自救互救。这既保证执勤任务的继续进行,又能保证救护任务的胜利完成。若在偏僻的道路上,应当尽快通知附近的医院、部队、企事业单位、农村村组救援;若附近无单位,则应当拦截过往车辆协助救援。

3.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施救中,要坚持先救护重伤者,后抢救一般伤者;先控制大出血和疏通呼吸道,再固定骨折肢体,而后进行包扎等工作,并将伤者送至医院。

(三)伤员施救的内容、步骤及救护常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案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当立即组织对事故现场伤者的伤势进行检查和甄别,并根据伤者的受伤程度以及事故现场附近是否有医疗、急救部门等具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现场救护措施。如果急救、医疗人员到达现场,则由急救、医疗人员组织抢救现场的受伤人员,办案人员应当积极协助其开展现场抢救工作。同时,应当注意对事故现场及其周边尚未得到控制的其他险情采取必要防范措施,以免事故损害后果进一步加重。经过必要的现场急救处理之后,应当将伤者迅速送至附近有救治条件的医疗、急救部门诊治。

事故现场急救人员对伤者的救护措施,主要包括对创口的简单包扎、止血,对肢体骨折部位的固定,对呼吸或心跳暂时停止人员的心肺复苏以及对伤者的转运等。

1.包扎。包扎是指对人体开放性创口的包敷和捆扎保护,其目的在于使伤者的伤口止血和免受污染。包扎材料一般选用随车携带的急救包内的医用绷带和三角巾,另外也可使用清洁的布条。常用三角巾的包扎方法一般有头面部包扎法、胸背部包扎法、腹部包扎法、四肢包扎法和绷带包扎法。包扎伤口时应注意:包扎时动作要轻柔、迅速,不增加伤员痛苦,也不使伤口感染;包扎要准确、牢固、松紧适宜;指(趾)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包扎时,边要固定、角要拉紧、敷料贴准、包扎贴实,结打牢固。

2.止血。出血量较大的伤口如不及时止血,将有可能因为失血过多而危及伤者的生命。交通事故现场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四种: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捆扎止血法;止血钳止血。

3.固定。现场发现伤者骨折的,应当在转运伤者前对其骨折部位作必要的固定,以防止骨折断面刺伤周围的血管、神经和重要脏器,减轻伤者的痛苦,同时便于搬运伤者。但是,切不可用力按压、扭动和牵拉伤者有骨折可能的受伤部位。

4.心肺复苏。事故现场若伤者的心脏停止跳动和(或)肺停止呼吸,而又不能确认其已经死亡的,应当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前者主要针对伤者停止呼吸的情况,后者则主要针对伤者心脏停止跳动的情况,必要时二者可以同时进行。

5.伤者运送。搬运伤者是急救的重要环节,在对伤者进行搬运之前一定要了解其受伤的部位、受伤的情况,有骨折现象的应在固定后再进行搬运。要做到“平、柔、顺、缓”,切忌由于盲目搬运对伤者造成进一步的或者是不必要的伤害。运送伤者应注意下列问题:

(1)现场抢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给急救中心打电话叫救护车护送伤员最为适宜;

(2)在运送途中,护送人员应对伤员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

(3)如果现场距大医院较远,不要为寻求治疗医术较强的大医院而延误救治,失去抢救机会。一般可将伤者护送到离现场就近的区、县医院,以便施行抢救措施。

三、交通事故现场财物救援

当事故车辆发生失火时,应当首先切断车辆的油路和电路,并用灭火器灭火或者用沙土、浸过水的棉被等蒙盖火苗。

当事故车辆及物品落水后,应当立即在其入水点和沿水流的下游方向,寻找并打捞落水车辆或者物品。

事故现场如有濒临倒塌和坠落的建筑物、电杆、树木、车辆和其他物体,应当在设法固定的同时,迅速疏散建筑物、车辆内的人员和围观人员,并划定警戒范围。对于道路、供电、通信等设施遭受损毁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交通警察应当针对上述不同危险情况采取必要的抢救和防范措施,待现场险情得以控制或者消除以后,再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

四、交通事故现场救援的组织指挥

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为实现某种共同的目标,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活动规律结合起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开放系统。指挥是指上级对所属下级各种活动进行的组织领导活动。所以,到达事故现场的指挥员,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要求,认真履行职责。

1.全面了解事故现场情况,确定施救重点,部署现场人员开展施救,排除险情。

2.突出抢救人员为第一要务,统筹兼顾施救财物、清理现场。注重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3.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果断采取抢救伤员、财物、清理现场等紧急措施。对于伤员为肇事人的,应当派人监护。在及时获取对事故过程陈述的同时,防止逃逸、自杀等行为发生;对于危重伤员为证人的,应当立即派人获取证言,以免其死亡后证言缺失。 SBZO/Ncb7TIhjvSCe8sgPjej/Fv0it4etdPt1InYprTpoQjuY2NGi/wKguT3aGT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