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在交通事故损伤中较常见,往往为多发性肋骨骨折,常伴有血气胸等。
以肋骨骨折定残的鉴定意见争议较多,主要原因是影像学的方法、被检查人的体位等均可影响检查结果,另一个原因是对阅片意义不一致。影像学检查有CT扫描(见图14-1)和X线拍片(见图14-2)。
图14-1 肋骨骨折三维CT片
图14-2 肋骨X线片
1.《法医临床检验规范》(SF/Z JD0103003—2011)
4.6 胸部检查
4.6.2 肋骨骨折:检查呼吸是否平稳,胸廓外观有无畸形,胸廓活动度是否两侧对称,胸壁有无压痛及压痛的部位,是否有胸膜摩擦感,胸廓挤压征是否阳性,听诊是否有异常呼吸音及胸膜摩擦音。行胸部正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X线摄片,胸部CT横断面扫描,必要时可行CT薄层平扫+图像重组,明确肋骨有无骨折及骨折的数量。
注意区分肋骨新鲜骨折与陈旧性骨折,若在损伤早期难以明确时可以在伤后2~3周待骨痂出现后复摄X线片或者CT片,观察是否有动态变化。若为单根肋骨骨折需注意是否伴有移位。
2.《法医临床影像学检验实施规范》(SF/Z JD0103006—2014)
4.6 肋骨骨折
4.6.1 影像学检验方法
4.6.1.1 常用影像学技术为X线摄片、CT扫描及肋骨CT图像重组。X线摄片包括肋骨后前位、左或右前斜位。肋骨CT选择轴位扫描,必要时可选择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VR)及曲面重组(CPR)等图像重组技术。
4.6.1.2 肋骨X线摄片及CT扫描均应在屏气状态下进行。
4.6.1.3 肋骨后前位X线摄片时,被鉴定人直立于摄片架前,面向影像板或射线接收器,两足分开,头稍抬高,两肘弯曲放置于臀部,两臂及肩部尽量内转,避免肩胛骨影像与肋骨重叠。肋骨(左、右)前斜位摄片时被鉴定人直立于摄片架前,面向影像板或射线接收器,两足分开,头稍抬高,摄片时两肘部弯曲并将两手背放置于臀部,手臂及肩部尽量内转,将身体向摄片侧转45度,使胸腋部靠近影像板或射线接收器。以上检查X线中心均对准胸4椎体。
4.6.2 影像学认定原则
影像学认定原则为:
a)须有明确的胸部外伤史;
b)必要时需观察影像学随访检验结果;
c)多种影像检验技术之间可互相补充、互相结合,应综合分析相关影像学资料;
d)应注意鉴别CT重组图像可能存在的因人为或设备因素造成的伪影。
【伤残等级评定要点】
1.有胸部外伤史,并且造成多发性肋骨骨折。要有病历资料证实,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手术记录、影像学检查等。
2.影像学检查:已确诊肋骨骨折存在,如X线片证实肋骨骨折部位及根数。
3.必须按照《法医临床影像学检验实施规范》(SF/Z JD0103006—2014)要求进行影像学检查。
4.须对被鉴定人作胸部影像学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的同时,也核实被鉴定人提供的病历资料的真实性。
5.肋骨骨折畸形愈合是指肋骨骨折愈合后对位对线不良。
6.注意区分肋骨新鲜骨折与陈旧性骨折。
7.鉴定时机:伤后120日。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续表
肋骨缺失由交通事故损伤直接造成的,较为少见,大部分为剖胸手术时切除肋骨。开胸手术时,常切除1根肋骨或2根肋骨,便于手术治疗。
【伤残等级评定要点】
1.有胸部外伤史,肋骨缺失与交通事故损伤有因果关系,既包括损伤造成肋骨缺损,又包括因治疗胸腔内脏器损伤而行剖胸手术时切除造成的肋骨缺损。要有病历资料证实,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手术记录、影像学检查等。
2.体格检查:胸部有损伤愈合瘢痕或手术瘢痕。
3.X线检查:可确诊肋骨缺失的情况。
4.如果肋骨缺失是因治疗胸腔内脏器损伤而行剖胸手术时切除的,胸腔脏器损伤也构成伤残等级,并高于肋骨缺失定残等级,仅以胸腔脏器损伤评定伤残等级,肋骨缺失不再评定伤残等级。
5.如果肋骨缺失由外伤直接所致,合并胸腔脏器损伤的,应当分别评定伤残等级。
6.鉴定时机:伤后120日。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胸廓成形术是一种永久性的、不可复原的萎陷治疗方法。手术通过切除部分肋骨,使胸廓下陷,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交通事故胸部损伤治疗中,使用胸廓成形术较少见。
B.25 呼吸困难分度(见表B-2)
表B-2 呼吸困难分度
【伤残等级评定要点】
1.有胸部外伤史,并已行胸廓成形术。要有病历资料证实,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手术记录、影像学检查等。
2.体格检查:胸部有手术瘢痕,胸廓局部坍陷。让被鉴定人做体力运动时,出现轻度呼吸困难的表现。
3.影像学检查:明确肋骨切除的数量。
4.肺功能检查:符合《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附录“B.25呼吸困难分度”轻度呼吸困难的规定。
5.影响呼吸功能:按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附录“B.25呼吸困难分度”确定,符合轻度呼吸困难者。
6.鉴定时机:伤后180日。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胸廓畸形是指因交通事故造成胸廓损伤,特别是胸壁受到挤压伤、碾压伤时,往往造成多发性肋骨骨折、胸骨骨折,有时伴有锁骨骨折,多根多发性骨折畸形愈合致使胸廓正常的形态发生改变。
胸式呼吸是单靠肋骨的侧向扩张来吸气,用肋间外肌上举肋骨以扩大胸廓。胸式呼吸时,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占全肺4/5的中下肺叶的肺泡却在“休息”。
胸椎骨折严重畸形愈合也可以造成胸廓畸形。胸廓畸形可妨碍胸廓的呼吸运动,影响呼吸功能。
1.《法医临床检验规范》(SF/Z JD0103003—2011)
4.6.7 胸部损伤后遗症检验
4.6.7.4 胸膜粘连或胸廓畸形:检查呼吸是否平稳、胸廓形态是否变化,并行胸部CT扫描,明确有无胸膜粘连及胸膜粘连的范围。
【伤残等级评定要点】
1.有胸部外伤史,致使胸部多发性骨折、胸骨骨折或胸椎骨折等。要有病历资料证实,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手术记录、影像学检查等。
2.体格检查:可见胸廓塌陷、畸形,呼吸运动幅度受限。
3.CT:可明确胸廓骨性结构骨折、畸形愈合等情况。
4.胸廓畸形造胸式呼吸受限才能按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第5.7.3条评定伤残等级未七级,无胸式呼吸受限在不能按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第5.7.3条评定伤残等级。
5.胸式呼吸受限:胸廓两侧呼吸活动幅度不对称,损伤一侧(或者损伤较重一侧)胸式呼吸明显受限,甚至出现反常呼吸征象。
6.鉴定时机:胸骨、肋骨骨折为伤后120天,胸椎骨折为伤后180天。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