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月经禁忌”,就是以“血秽”(经血的污秽)为由,视经期女性乃至有月经的女性本身为禁忌的观念。其实“taboo”(禁忌)的词源据说来自波利尼西亚语“tabu/tapu”,意为“月经”。
18世纪后期探访过波利尼西亚的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库克船长)称,当地人信奉一种叫“曼纳”(Mana)的超自然力量。拥有“曼纳”的人可以将自己想要使用的土地、想要的物品、中意的异性宣告为“禁忌”,防止他人染指。谁妄图插手,谁就会沦为供奉神灵的祭品,或是被勒死或者被棍棒、石头打死。而“经期、分娩时和产后的女性”本就是禁忌的对象,无须宣告。
直到不久前,世界各地还有各种与月经禁忌有关的习俗,其中一些习俗至今存在于某些地区。日本也有类似的现象,只是人们平时不太关注罢了。
民俗学家大森元吉在1972年阐述过世界各地的月经禁忌。据说在哥斯达黎加,人们认为经期女性是极其危险的,母牛一旦吃下她们用餐时使用过的香蕉叶就会衰弱而死,与她们共用餐具的人也必死无疑。而在印度和非洲,经期女性被幽禁在房屋的角落,做饭时用的炊火和锅碗瓢盆也要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开,这就是所谓的“分火”习俗。有些地区还禁止经期女性靠近炉灶所在的厨房、宗教设施、生产工具(如弓箭、渔网、锄头)和水井。
20世纪70年代,美国女权主义者也在报告中提到,月经禁忌在欧洲同样普遍。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和荷兰的农民中流传着“经期女性摸过的花朵与水果会枯萎”的说法。法国甚至有“经期女性在场就做不好蛋黄酱”的说法。而在南欧,经期女性不允许腌制咸菜与酸菜。除此之外,经期女性还和“苹果酒不发酵”“白糖不变白”“做不好培根”联系在了一起,人们普遍将月经视作食品加工的障碍。东欧也有农妇不得在经期烤面包、做黄油的传统。
说起食品加工,日本也是历来禁止女性出入酿酒作坊的。有说法称,常驻女性阴道的乳酸菌可能导致酒醪(发酵后尚未滤去酒糟的状态)变质,因此人们根据经验将女性排除在酿酒业之外,禁止女性出入作坊。
当然,在现代的卫生条件下,女性的参与不可能导致酒醪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