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女性的节律:月经,来自身体的讯息》收录的另一则口述记录。讲述者郡山女士1907年出生于仙台。与山田女士一样,她也是16岁时迎来初潮,接受采访时73岁。
我的初潮是16岁那年来的,在当时偏晚。在那个年代,月经是最忌讳的话题,我都没跟母亲和姐姐聊过,但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某些渠道了解到了月经的存在,所以来初潮的时候也没有太惊慌失措。
郡山女士用于处置经血的是一种叫“畚形兜裆布”
的丁字带外加脱脂棉。先将脱脂棉裁成小段,像用卫生棉条那样推进去,再将折叠过的脱脂棉片用作卫生巾,垫在“畚形兜裆布”里。
我每天都会换好几次脱脂棉,可是换得再勤,兜裆布一天下来还是会被干了的经血弄得硬邦邦的。现在回想起来,一天到晚穿着被血浸透的硬布条实在是难受极了。用过的兜裆布要泡在桶里洗干净,晾在杂物间里。照理说是该晒晒太阳消消毒的,可妈妈说那是污秽之物,见不得光,当然也不能让别人看到——可我后来觉得晾在杂物间里别扭得很,就另外找了一个能晒到太阳,通风也好,又不会被人看到的地方。
在初潮到来的约莫6个月后,郡山女士遇到了“维多利亚”。
那东西叫维多利亚月经带,是叠好了放在罐子里的。用的是白色的天鹅绒布料,看着跟现在的比基尼似的。裆部是薄薄的驼色胶皮,可以伸缩。把脱脂棉垫在胶皮那里,就不那么容易掉了(相较于兜裆布)。虽然偶尔还是会弄脏衬裙,但不至于渗出来。
保险起见,郡山女士会先在胶皮处垫一层破布,然后再垫脱脂棉。
可用了3个多月就不行了。哪怕洗干净了阴干,裆部的胶皮还是会粘住……后来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市面上出现了可以只换胶皮的产品,胶皮是用按扣固定的。还记得价钱挺贵的,毕竟是新产品。
《妇人卫生杂志》的医生认为置入法风险太高,更推崇外垫法。但是像郡山女士那样两者并用的女性也不在少数,许是为了防止脱脂棉脱落或经血渗漏。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女性同时使用卫生棉条和卫生巾。
日本国产版“维多利亚”于1913年上市,但直到1923年左右才能在郡山女士的生活圈里买到。“维多利亚”可以通过妇人杂志邮购,居住在乡村的女性也能买到,但在实体店上架的时间似乎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异。郡山女士对“维多利亚”给予了肯定,但也指出它在耐用性和价格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郡山女士从未与母亲和姐姐讨论过月经,因为那是“最忌讳的话题”。经血处置用品明明是每个有月经的女性都离不开的必需品,却成了长辈口中“见不得光”的“污秽之物”。
日本的经血处置用品发展迟缓的背景原因,正是视月经为禁忌与污秽的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