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立政

国家之所以会出现安定或混乱的情况,有三个关键因素,仅仅依靠杀戮刑罚是不足以治理好国家的。国家之所以会面临安全或危险的状况,有四个重要方面,仅仅凭借城郭的坚固和地势的险要,是不足以保障国家安全的。国家之所以会有富裕或贫穷的差异,有五个主要原因,仅仅靠减轻田租、少征赋税,是不足以使国家真正富裕的。治理国家有三项根本原则,安定国家有四种坚固的保障,使国家富裕有五件必须做的事情。这五件事,就如同五条重要的常道。

君主需要慎重考察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德行与所处的地位不相称,二是功劳与所得到的俸禄不相称,三是才能与所担任的官职不相称。这三项根本原则,是国家安定或混乱的根源。所以,在国家中那些道德和正义还没有在朝廷上显扬的人,就不可以授予他尊贵的职位;那些对国家没有建立功绩的人,就不可以给予他优厚的俸禄;那些处理事情不能取信于民众的人,就不可以让他担任重要的官职。因此,道德高尚却地位低下,这叫做过错;道德浅薄却地位尊贵,这叫做失误。宁可对君子有所亏欠,也不能对小人有失误。对君子有亏欠,他们产生的怨恨比较浅;对小人有失误,他们带来的祸患就会很深。所以,如果国家中存在道德和正义没有在朝廷上显扬却处于尊贵地位的人,那么贤良的臣子就不会积极进取;对国家没有建立功绩却享受优厚俸禄的人存在,那么勤劳的臣子就不会受到鼓励;处理事情不能取信于民众却担任重要官职的人存在,那么有才能的臣子就不会被任用。这三项根本原则如果能慎重考察,那么臣下就不敢妄求非分;这三项根本原则如果不慎重考察,那么奸邪的臣子就会向上勾结,而君主身边的宠臣就会专权作威作福。这样一来,君主的明智就会被堵塞,而国家的治理在下面就会被阻碍,正确的治国之道被抛弃,而邪门歪道就会日益滋长。这三项根本原则如果能慎重考察,那么君主身边的宠臣就不能在国内作威作福,道路上就不会有随意行走的禽兽,关系疏远的人不会有被冤屈的案件,孤儿寡妇也不会有被埋没的冤情。所以说:刑罚减少,讼事也少,朝廷上就无需聚集众多的人来处理事务了。以上,是“三本”。

君主需要谨慎对待的有四个方面:一是有很高的道德却没有达到仁爱的境界,不可以把国家的权力交给他;二是发现了贤能的人却不能让位,不可以授予他尊贵的职位;三是惩罚时避开亲近和权贵之人,不可以让他主持军事;四是不重视农业生产,不致力于开发土地资源,却轻易地征收赋税,不可以让他治理城邑。这四项要务,是国家安危的根本所在。所以说,卿相得不到民众的拥护,是国家的危险;大臣之间不团结和睦,是国家的危险;军队的统帅不能让人畏惧,是国家的危险;民众不眷恋自己的产业,是国家的危险。所以,道德高尚达到仁爱的境界,那么掌握国家权力就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发现贤能的人能让位,那么大臣之间就能团结和睦;惩罚不避开亲近和权贵之人,那么声威就能传到邻国和敌人那里;重视农业生产,致力于开发土地资源,慎重地征收赋税,那么民众就会眷恋自己的产业。以上,是“四固”。

君主需要致力于的有五件事:一是山林湖泽不能及时防火,草木不能繁殖生长,国家就会贫穷;二是渠道在狭窄之处不通畅,拦水的堤坝不能使水安全储存,国家就会贫穷;三是田野里不种植桑麻,五谷没有种植在适宜的土地上,国家就会贫穷;四是家中不饲养六畜,各种瓜果、蔬菜、百果不齐全,国家就会贫穷;五是工匠竞相追求雕刻镂花的技巧,女子过度追求华丽的花纹刺绣,国家就会贫穷。所以说,山林湖泽能及时防火,草木繁殖生长,国家就会富裕;渠道在狭窄之处通畅,拦水的堤坝能使水安全储存,国家就会富裕;田野里种植着桑麻,五谷种植在适宜的土地上,国家就会富裕;家中饲养着六畜,各种瓜果、蔬菜、百果齐全,国家就会富裕;工匠不进行雕刻镂花的制作,女子不追求华丽的花纹刺绣,国家就会富裕。以上,是“五事”。

把国家划分为五个乡,每个乡设乡师;把一个乡划分为五个州,每个州设州长;把一个州划分为十个里,每个里设里尉;把一个里划分为十个游,每个游设游宗。十家编为一什,五家编为一伍,什和伍都有各自的长。修筑围墙和堵塞隐蔽之处,统一道路,控制出入口,仔细检查里巷的大门,谨慎管理门闩,门闩的钥匙由里尉保管。设置里巷的管理者按时开关里门。里巷的管理者观察进出的人,并向里尉汇报。凡是进出不按时,穿着不合乎规定,家眷、奴仆、徒众行为不合乎常理的,里巷的管理者发现后,要随时汇报。如果这些人是家长的子弟、奴仆、佣工、宾客,那么里尉就会责问游宗,游宗责问什伍之长,什伍之长责问家长,责问警告后不要再犯。一两次过错可以宽恕,三次就不赦免了。凡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诚守信、贤良优秀、才能出众的人,如果是家长的子弟、奴仆、佣工、宾客,那么什伍之长就会向游宗汇报,游宗向里尉汇报,里尉向州长汇报,州长统计后上报给乡师,乡师记录下来报给士师。凡是有过失和结党营私的情况,如果发生在家人身上,要牵连到家长;如果发生在家长身上,要牵连到什伍之长;如果发生在什伍之长身上,要牵连到游宗;如果发生在游宗身上,要牵连到里尉;如果发生在里尉身上,要牵连到州长;如果发生在州长身上,要牵连到乡师;如果发生在乡师身上,要牵连到士师。三个月汇报一次,六个月统计一次,十二个月记录一次。凡是选拔任用贤才不超越等级,任用有才能的人不使他兼任官职,惩罚有罪的人不单独惩罚他一人,赏赐有功的人不专门只给一个人。

孟春时节的早晨,君主亲自上朝听政,评定爵位、赏赐,考核官员,一共持续五天。季冬时节的晚上,君主亲自上朝听政,评定惩罚、判罪、判刑、杀戮的事情,也持续五天。正月初一,百官都在朝廷上,君主就发布命令,在全国颁布法令。五乡的乡师、五属的大夫,都从太史那里接受法令。在大规模朝会的日子,五乡的乡师、五属的大夫,都要在君主面前亲自学习法令。太史颁布法令后,将法令的副本存入太府,法令的正本在君主面前分发给相关人员。五乡的乡师走出朝廷,就到乡官那里,再传达到乡属,一直到游宗,都接受法令。法令颁布后,才回来汇报执行命令的情况,然后才敢回到住处;法令没有颁布,命令没有传达完毕,不敢回到住处;如果回到住处,这叫做滞留命令,罪当处死,绝不赦免。五属的大夫,都乘车来朝见,出了朝廷不敢回到住处,就立即出发。到达自己的治所之日,就到祖庙去,召集所属的官吏,都让他们接受法令。法令颁布后,就派遣使者,按照颁布法令的日期和早晚的时间传达命令。法令颁布后,使者已经出发,然后才敢回到住处;法令没有颁布,使者没有出发,不敢回到住处;如果回到住处,这叫做滞留命令,罪当处死,绝不赦免。法令颁布后,有不执行法令的人,这叫做不服从命令,罪当处死,绝不赦免。考察法令的执行情况,如果有与太府所存的法令副本不相符的地方,多做了的叫做专权,少做了的叫做违背法令,罪当处死,绝不赦免。首先要颁布法令,然后才可以继续颁布其他的法令。以上,是“首宪”。

凡是要举办事情,命令一定要先发布。就是说事情将要进行,其中赏罚的具体规定,一定要先明确。负责办事的人,要谨慎地遵守命令来施行赏罚,计算事情、传达命令,要回报赏罚的实施情况。如果有不符合命令所规定的情况,即使有功劳和利益,也叫做专权,罪当处死,绝不赦免。首先要公布事情的相关规定,然后才可以举办事情。以上,是“首事”。

修订防火的法令,敬重山林、湖泽、树林、草泽以及积聚的柴草,这些都是财物的来源,要按照规定的时节禁止或开放,使民众有足够的材料建造宫室,储备足够的柴薪,这是虞师的职责。排除水涝,疏通渠道,修筑堤坝,使水能够安全储存,即使遇到洪水泛滥的时节,也不会损害五谷;即使遇到灾年干旱,也能有所收获,这是司空的职责。观察地势的高低,查看土地的肥沃和贫瘠,了解土地适宜种植的作物,明确发布农时的命令,安排好前后的农夫,按时均衡地进行管理,使五谷和桑麻都能种植在合适的地方,这是由田的职责。巡视乡里,查看宫室,观察种植的情况,检查六畜的饲养,按时均衡地进行管理;劝勉百姓,使他们努力劳作而不偷懒,眷恋自己的家室,重视不轻易离开家乡,这是乡师的职责。评定各种工匠的手艺,审察各个时节的生产情况,辨别产品质量的好坏,使上等的器物和用品完备精良,统一监督管理五乡,按时均衡地进行管理;使雕刻镂花和华丽的花纹刺绣,不敢在乡里制作,这是工师的职责。以上,是“省官”。

按照爵位的高低来制定服饰的制度,根据俸禄的多少来使用财物。饮食有一定的限量,衣服有一定的规制,宫室有一定的尺度,六畜和仆人的数量有一定的规定,舟车和陈列的器物有一定的禁令。活着的时候,有轩车、冠冕、服饰、职位、俸禄、田地、住宅的等级区分,死后,有棺椁、尸衣、墓穴、坟墓的规格限制。即使有贤能的身份和高贵的地位,没有相应的爵位,也不敢穿规定的服饰;即使有富裕的家庭和众多的资财,没有相应的俸禄,也不敢随意使用钱财。天子的服饰有文采和图案,而夫人不敢穿着这样的衣服参加燕礼和祭祀宗庙。将军和大夫,不敢穿着这样的衣服上朝,官吏按照命令穿着,士人只能在衣带的边缘有一定的装饰。普通百姓不敢穿色彩繁杂的衣服,各种工匠、商人,不能穿用珍贵的貂皮制作的长袍。受过刑罚的人,不敢穿好衣服,不敢拥有装饰华丽的车子。以上,是“服制”。

如果废除军备的主张占了上风,那么险要的地形就不能坚守;如果兼爱天下的主张占了上风,那么士兵就不会作战;如果保全生命的主张占了上风,那么廉耻之心就无法树立;如果私下议论、抬高自己的主张占了上风,那么君主的命令就无法施行;如果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主张占了上风,那么贤能和不贤能的人就无法区分;如果追求金玉财宝的主张占了上风,那么爵位和服饰就会被随意授予地位低下的人;如果追求享乐和玩物的主张占了上风,那么奸邪的人就会占据高位;如果请托保举的主张占了上风,那么法律就会失去公正;如果阿谀奉承、掩饰过错的主张占了上风,那么巧言谄媚的人就会被任用。以上,是“九败”。

规定的时间到了就会来到,有任务就会前往,百姓舍弃个人利益而以君主的意志为出发点,这是教化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开始时不引人注目,最后达到不可企及的程度,一个人带头实行,众人跟从,这是训练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没有下命令就主动去做,没有被指使就主动前往,君主不加以勉励,而民众却能自己竭尽全力,这是风俗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喜好和厌恶在君主心中表现出来,百姓在下面受到感化,刑罚还没有施行而民众就畏惧害怕,赏赐还没有给予而民众就受到鼓励,这是诚信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做事没有危害,成功了也没有人非议,有所收获而没有人能与之争夺,这是符合天道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做事情就能成功,追求的就能得到,君主所想要的,无论大小事情都能办成,这是办事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有命令就执行,有禁令就停止,法令所涉及的范围,风俗所影响的地方,就如同身体的各个部分听从内心的指挥一样,这是政治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以上,是“七观”。 MSMpZJ2JxrAmIYWG2ybd1143DEDUCEMUrkDZyjfnaEgCSRQpYJGTfH3x16wAXp9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