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拥有土地、治理百姓的君主,务必关注四时农事,保障粮食储备。国家财富充足,远方的人就会前来归附;土地得到开垦耕种,百姓就会安心定居;粮仓充实,百姓就会懂得礼节;衣食丰足,百姓就会知道荣辱。君主遵循法度,六亲之间关系就会稳固;礼、义、廉、耻这四维得以伸张,君主的政令就能顺利推行。所以减少刑罚的关键,在于禁止奢侈奇巧的行为;守护国家的法则,在于整饬四维;顺应民心的常规做法,在于敬奉鬼神、祭祀山川、敬重宗庙、尊崇祖先故旧。不致力于顺应天时,财富就无法产生;不致力于开发地利,粮仓就不会充实。田野荒芜空旷,百姓就会轻慢行事;君主没有节制,百姓就会肆意妄为。奢侈奇巧的行为不加以禁止,百姓就会过度放纵;不整治善恶两个根源,刑罚就会繁多。不敬奉鬼神,愚昧的百姓就不会觉悟;不祭祀山川,君主的威严政令就无法传扬;不敬重宗庙,百姓就会犯上作乱;不尊崇祖先故旧,孝悌之道就不完备。四维得不到伸张,国家就会灭亡。以上是“国颂”。
国家有四维,一维缺失国家就会倾斜,二维缺失国家就会陷入危险,三维缺失国家就会倾覆,四维缺失国家就会灭亡。倾斜还可以扶正,危险还可以转为平安,倾覆还可以再振兴起来,而灭亡了就不可能再恢复了。什么是四维呢?一是礼,二是义,三是廉,四是耻。遵守礼,就不会超越节度;遵循义,就不会妄自求进;保持廉,就不会掩饰恶行;懂得耻,就不会跟从邪曲不正之事。所以不超越节度,君主的地位就会安稳;不妄自求进,百姓就不会有奸巧欺诈之心;不掩饰恶行,品行自然会完美无缺;不跟从邪曲不正之事,邪恶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以上是“四维”。
政令之所以能得以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之所以会废弛,在于违背民心。百姓厌恶忧劳,我就让他们安逸快乐;百姓厌恶贫贱,我就让他们富足显贵;百姓厌恶危难不安,我就让他们生活安稳;百姓厌恶人口灭绝,我就让他们生养繁衍。能让百姓安逸快乐,百姓就会为君主承受忧劳;能让百姓富足显贵,百姓就会为君主忍受贫贱;能让百姓生活安稳,百姓就会为君主承担危难不安;能让百姓生养繁衍,百姓就会为君主忍受人口灭绝之苦。所以刑罚不足以使百姓畏惧,杀戮不足以使百姓心服。所以刑罚繁多而百姓内心并不恐惧,那么政令就无法推行了;杀戮众多而百姓内心并不服气,那么君主的地位就危险了。所以顺应百姓的四种愿望,那么远方的人也会自动亲近;施行百姓所厌恶的四种事情,那么身边亲近的人也会背叛。所以懂得给予就是索取这个道理,是为政的法宝。以上是《四顺》。
把国家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之上,把粮食积存在取之不尽的粮仓里,把财物贮藏在用之不竭的府库里,政令的颁布如同从流水的源头出发一样顺畅无阻,使用百姓从事没有利益纷争的工作,明确犯罪必死的道路,敞开立功必赏的大门。不做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不追求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不处于不可能长久维持的境地,不做不可重复推行的事情。把国家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之上,是指把政权授予有德行的人;把粮食积存在取之不尽的粮仓里,是指致力于种植五谷;把财物贮藏在用之不竭的府库里,是指种植桑麻、饲养六畜;政令的颁布如同从流水的源头出发一样顺畅无阻,是指政令顺应民心;使用百姓从事没有利益纷争的工作,是指使百姓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明确犯罪必死的道路,是指刑罚要严厉;敞开立功必赏的大门,是指奖赏要讲信用;不做不可能成功的事情,是指要估量百姓的力量;不追求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是指不强求百姓去做他们厌恶的事情;不处于不可能长久维持的境地,是指不贪图一时的侥幸;不做不可重复推行的事情,是指不欺骗百姓。所以把政权授予有德行的人,国家就会安定;致力于种植五谷,粮食就会充足;种植桑麻、饲养六畜,百姓就会富裕;政令顺应民心,威严的政令就能推行;使百姓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财用就会完备;刑罚严厉,百姓就会远离邪恶;奖赏讲信用,百姓就会不怕危难;估量百姓的力量,事情就没有办不成的;不强求百姓去做他们厌恶的事情,欺诈虚伪的行为就不会产生;不贪图一时的侥幸,百姓就不会有怨恨之心;不欺骗百姓,百姓就会亲近君主。以上是“士经”。
用治理自家的方法去治理乡里,乡里是治理不好的;用治理乡里的方法去治理国家,国家是治理不好的;用治理国家的方法去治理天下,天下是治理不好的。应该用治理自家的方式治理自家,用治理乡里的方式治理乡里,用治理国家的方式治理国家,用治理天下的方式治理天下。不要说与自己不是同姓的人,就不听从他们的意见;不要说不是同乡的人,就不施行他们的建议;不要说不是本国的人,就不依从他们的主张。要像天地一样无私,有什么偏私和偏爱呢?要像日月一样光明,这才是君主应有的气节!
统治百姓的关键,在于君主重视什么;引导百姓的法门,在于君主率先做什么;号召百姓的途径,在于君主的喜好和厌恶。所以君主追求的,臣子就会设法得到;君主爱吃的,臣子就会品尝;君主喜欢的,臣子就会去实行;君主厌恶的,臣子就会把它隐藏起来。不要掩饰自己的过错,不要改变自己的法度,否则贤能的人就不会来帮助你。在室内讲话,要让全室的人都听到;在朝堂上讲话,要让满堂的人都听到,这样的君主才称得上是圣明的君主。城墙、护城河、沟渠,不足以用来坚守;武器装备、兵力强盛,不足以用来应对敌人;土地广阔、财富众多,不足以拥有民众。只有有道的君主,才能在祸患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加以防备,所以灾祸不会发生。天下不担心没有臣子,担心的是没有君主去任用他们;天下不担心没有财富,担心的是没有人去合理分配它们。所以懂得天时的人,可以推举他作为长官;没有私心的人,可以安排他处理政务;能明察时势并且善于用人,还能配备好各级官吏的人,可以尊奉他作为君主。做事迟缓的人,总是落后于形势;吝啬财物的人,会失去亲近的人;信任小人的人,会失去贤士。以上是“六亲”、“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