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想要建立一番事业,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不违背风雨天时的规律,使远近、高下的民众,都能各得其所。以上三条原则(端正思想、顺应天时、使民各得其所)都做到了,君主才能够拥有并治理好国家。不能因为自己高兴就随意赏赐,不能因为自己愤怒就贸然杀戮。如果凭个人的喜怒来进行赏罚,就会引起民众的怨恨,法令也就会被废弃。屡次发布的命令不能施行,民心就会向外背离。民众一旦有了外附之心并且有了党徒,祸乱就开始萌芽了。当众人都愤怒的时候,即使是再有力量的人也无法图谋应对。推荐自己所欣赏的人,一定要考虑他的最终表现;废除自己所厌恶的人,一定要考虑他的下场如何。要用表彰和鼓励敦厚恭敬的人来彰显良好的品德,用丰厚的俸禄奖赏有功的人来激励他们,用授予尊贵的爵位和名誉来褒奖他们。对民众要一视同仁地爱护,没有遗漏,这才是做君主应有的胸怀。一定要先进行教化,让万民都向往良好的风尚;要时刻为民众谋利益,民众才能够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选用人才要以自己为标准去衡量,成就事业要注重实际。要审慎地使用财物,谨慎地进行施恩和回报,明察事物的分量和限度。所以使用财物不能过于吝啬,役使民力不能让他们过于困苦。使用财物吝啬,反而会导致浪费;役使民力太苦,他们就会感到疲劳。民众生活不富足,法令就会受到轻慢;民众遭受困苦灾难,法令就无法推行。施恩和回报不恰当,祸乱就会开始滋长;祸乱滋长却还不觉悟,民众就会自行图谋改变。要公正地执行法律,明确制度,对犯罪的人坚决诛杀,绝不赦免;执行刑罚一定要说到做到,让民众畏惧。君主的威严一旦树立起来,法令就不必三令五申了。对于懒惰懈怠的人,要羞辱他;对于犯罪的人要惩罚,对有过错的人要宽容,以此来惩戒他们;对于触犯禁令的人要坚决杀掉,以起到震慑作用。君主坚守原则,毫不动摇,那些奸邪不正的人就会感到恐惧。奸邪不正的人得到纠正,不良的风气得到改变,法令一经颁布,民众就会听从执行。要效法上天,与上天的德行相合,执行法律要像天地一样公正无私,要和日月一样光明,要顺应四季的变化。让民众喜悦在于施恩,能够得到民众拥护在于废除私心,招徕远方的民众在于治理好近处的百姓,避免灾祸在于消除民众的怨恨。国家长治久安在于任用贤能的人,使国家地位崇高、安定在于与民众同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