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的大小约为 2 微米,不过它却是伤口愈合的关键。如果人体表面出现伤口,血小板就会马上在那里聚集。
和 红细胞 (P30)、 白细胞 (P38)相比, 血小板 的尺寸很小。但是,它却具有很独特的能力,就像是血管的“修理工”。它可以治愈的主要是擦伤和割伤。如果有人受伤,血管破裂,血小板就会马上赶过去,使血液凝固。也就是说,假如没有血小板,血液就会从伤口不停地流出来!
不过这个工作实际上是很精细的。首先,大量血小板会在短时间内聚集成团,然后把伤口覆盖起来。不过,仅仅靠这些措施还是不能完全止血。接下来,血小板会释放出
纤维蛋白
,这种物质可以像黏合剂一样使血液凝固,让伤口结痂。于是红细胞和白细胞就会被这种物质吸引过来形成血凝块,从而修复血管。在伤口变干燥后,就会形成血凝块。血凝块就像是血小板制造出来的盖子。在血凝块下面,
巨噬
细胞
(P48)可以清除死掉的细胞,随后就可以逐步形成新的组织。
不过,虽然血小板是很优秀的修理工,但是它的寿命很短。在经过 7~10 天之后,血小板就会结束自己的使命。不过,大家不用担心。还会有新的血小板诞生,继续完成前辈的工作。
止血完成前,血液会一点点地向外渗出。在渗出的血液中,血小板也会产生作用,使血液凝固。
在人体外部的伤口处形成的血栓,就是血凝块。血凝块之所以会呈现暗红色,是因为被纤维蛋白捕获的红细胞干燥后变成了暗红色。
在受伤之后,血小板会在伤口处聚集,释放出可以使血液凝固的重要物质——纤维蛋白,在伤口处形成血栓。
因为受伤,血管破裂,产生出血。
血小板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第一次血栓),遮蔽伤口。
血液中的纤维蛋白,覆盖在 2 上方,进一步形成血栓(第二次血栓),遮蔽伤口。
在 3 的基础上,红细胞和白细胞聚集,完全覆盖住伤口。
重点
在止血过程中,大量血小板聚集在伤口处,相互黏合在一起,进行止血。
血小板附着在血管上的过程叫作黏附,释放出具有凝血功能的活性物质的过程叫作释放,而很多血小板黏合在一起的过程叫作聚集。此后,纤维蛋白参与的生理过程称为“凝血过程”。
让血液很难凝固的疾病。
简单来说,血友病就是血液很难凝固的疾病。
即使是很轻微的撞击,也会形成瘀青;即使是很小的伤口,也可能会引发大出血,带来生命危险。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比如,19 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携带血友病的致病基因,因此,她的后代里有好几个人都患有血友病。但是,维多利亚女王本人实际上并不是血友病患者。因为血友病致病基因的遗传特点,超过 99%的血友病患者都是男性,女性患者数量极少。像维多利亚女王一样,有些女性虽然携带血友病基因,但是没有发病。
之所以会患上血友病,是因为患者体内缺少某种可以使血液凝固的“凝血因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向血液中添加缺少的成分,进行有效的治疗。
比如,如果准备进行剧烈运动等,出血风险很高,就可以提前摄入凝血因子。或者可以定期输液补充凝血因子,从而预防出血。另外,还可以在出血以后,服用含有凝血因子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