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许多人像娜塔莎一样第一次接受治疗,想谈一谈他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我与个体、伴侣以及家庭进行了数百次的首次会谈。首次会谈总是相似的:我们因为相同的事情反复争吵,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我们没有性生活;我对未来感到很迷茫,也不知道我该做什么;我不要再奢望得到妈妈的理解。
大多数人希望尽快找到解决方案。他们想尽快从A点(痛苦)到达B点(解脱)。“我们怎样才能停止争吵?你能帮我们找到解决办法吗?”甚至他们会问:“你不能告诉我们谁对谁错吗?”我们可以制定一些规则与策略,比如如何争论,如何在争论激烈时温和地交流,如何表达感激,如何换位思考洗碗、亲戚或超支的问题。在这样的治疗会谈中,你可能感到如释重负,似乎你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后续发生了什么。下一周,这对夫妇回来,分享了与上次雷同的故事;那位不期待妈妈理解的女孩又一次和妈妈谈及去南方的事情;那对儿想恢复性生活的伴侣经过失败的尝试,变得更加无助。
在这本书中,我将给你指出一条捷径。虽然它很简单,但很重要。根据前面的内容,你可能已经意识到它是什么。不过,你也许会有疑问,我这里说明一下。
事实是:除了首次会谈提到的问题,后续还有更多的问题显露出来。
如果你想产生长期的综合改变,你就必须了解深层的原因。深层的原因是原初故事以及源于家庭未解决的痛苦(如果你有机会解决当前的事件,你需要关注这些)。如果你无法轻松地解决目前的困境,这是有原因的。原生疗愈工作需要我们探索自己的原生家庭,发现或识别那些痛点,以及命名以前未命名的创伤。
你从哪里来?我们从你的起源开始探索。我们不是要追本溯源,而是要回到从前。你将了解到自己的起源。
我们从你的原生家庭开始。这是你成长的家庭系统,其中有你曾经以及现在仍然保持情感联结的人。我在这本书中将交换使用原生家庭和家庭系统这两个词语。无论你和你原生家庭中的成员是否存在血缘关系,他们都为你的信仰、价值观和自我认同奠定了基础。原生家庭是你第一次获得爱、冲突、批评等一切教育的地方。你的原生家庭教你如何认识自己,如何与他人交往,以及期待从关系中获得什么。你可能只有一个家庭系统,或者你和我一样(父母离异,出现两种不同的家庭状态)拥有两个家庭系统,你还可能拥有更多的家庭系统。
对许多人来说,父母和兄弟姐妹是主要的引导者。不过,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原生家庭包括祖父母、继父母、继兄弟姐妹、收养家庭、寄养家庭以及与你同住的姨姨或叔叔等。在我的来访者中,有的人由保姆抚养长大,他们与保姆相处的时间比与亲人相处的时间更久;有的人放学后去邻居家,他的父母晚上十点钟才能下班接他。这些重要他人显然也属于原生家庭的一部分。
如果你在多重家庭系统中长大,你可能想探索每个家庭系统。融入多个家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同的家庭提供了不同的教育内容,你可能收到互相矛盾的信息,无论是在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还是孩子恰当行为的领域。你可能必须遵守不同家庭的不同规则——比如你可以看多久电视,你必须几点上床睡觉,你可以吃哪些食物,或者你需要做哪些家务。如果各个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或宗教信仰不同,你可能会学会在各个家庭中如何生存。
不过还有一个不同点是,你在哪个家庭中曾体验到痛苦、悲伤、轻松或快乐。你可能觉得自己在一个家庭中有价值感,在另一个家庭中没有价值感;你可能在一个家庭中感到安全,在另一个家庭中感到害怕;你可能觉得一位家长优先考虑你,另一位家长不会优先考虑你。适应多重原生家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在我们深入探索之前,你需要了解自己在不同家庭的经历,因此,你要留意这些原初故事中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主要生活的家庭。
原初故事是关于第一次经历的故事:你第一次掌握某个技能,你第一次目睹某件事情,家人第一次告诉你一件影响你的事,关键的是你受到的第一次伤害。虽然第一次经历都很重要(无论它们是什么),但是,真正留下印记的是第一次感到痛苦、生活第一次发生改变或者某人要求你改变自己的时刻——即使那段真实的记忆一直被埋藏起来。
我想提醒的是,尽管你从原生家庭第一次得到关于爱、沟通、界限等方面的教育,但是,原初故事不一定源于你的家庭,甚至不一定源于你的童年!你将会发现源于社会、媒体、宗教、老师、教练与过去恋爱关系的原初故事和影响。这些故事可能是你在青少年期、成年早期,甚至是不久以前(当你第一次遇到某事的时候)形成的。原初故事通常(但不一定总是)是童年故事。我们一直书写并调整自己的生活叙事。
你当下可能认为自己已经对此有了充分的了解——确实如此,毕竟你是唯一的亲历者。不过,每当我回溯过去,都会有新发现。我通过新视角了解自己,我想你也可以。接下来,我们深入了解一系列原初故事。
在刚开始治疗的时候,我需要了解来访者的成长背景,比如原生家庭、关系动态(过去的关系与现在的关系)、每位家庭成员的特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和观察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要找到你儿时的愿望以及未被满足的需求。我知道这很困难,但这对了解当前的敏感性是非常关键的。
随着不断的探索,你可能想起家庭成员的特质或特征,而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回想起来。你可能反思你的家庭经过特殊的事件之后发生了哪些变化,或者行为和信念如何一代代传承下去。熟悉家庭系统中的这一部分是很重要的,这有助于你更全面地了解原生家庭、你与他们的关系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这能帮助你识别家庭模式。
我建议你在阅读本书并进行相关练习时,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你可以记录一些极有共鸣的内容,也可以记录你对许多问题(你在探索过程中被问到的问题)的回答。当你开始探索的时候,请照顾好自己。
我提的问题可能因人而异,不过,我总会提一些共同的问题: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在你的身边?
·你周围的成人是如何对待彼此的?
·他们如何表达对彼此的关爱?
·谈一谈你的父亲——他这个人怎么样?他对你怎么样?说一说你认为他有哪些优点以及哪些缺点。
·谈一谈你的母亲——她这个人怎么样?她对你怎么样?说一说你认为她有哪些优点以及哪些缺点。
·如果你的生活中有继父母或其他类似父母的长辈,请回答上述问题。
·有没有一些事情改变了他们对对方、对你的方式呢?如果有,请说一说具体的事件以及发生了哪些改变。
·你的家人遇到过心理问题吗?
·这些问题解决了吗?
·在你的家庭中出现过出轨、背叛、重大变化、损伤或去世的情况吗?
·这对你的家庭有哪些影响?
·你希望你父亲了解你什么?你希望你母亲了解你什么?
·如果他们了解你的这些方面,你认为你们的关系会有哪些不同呢?
·你小时候的渴望是什么?
·如果你有兄弟姐妹,谈一谈你和其中一个人的关系。
·如果你告诉爸爸某件事且不会有任何后果,你想对他说什么?
·如果你告诉妈妈某件事且不会有任何后果,你想对她说什么?
·你最美好的童年记忆是什么?
·你最痛苦的童年记忆是什么?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时间、好奇心、开放的心态、勇气以及敏感的觉察,但这让你有机会深入思考你过去和现在的经历。
当你深入过去的记忆时,你可能面对的是有挑战性的、引发情绪的事件,这很正常。原生疗愈工作需要我们识别并命名自己的原初创伤,即那些你还没充分意识到的、源于过去的、未愈合与溃烂的痛苦。揭开并命名原初创伤是获得治愈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一听到“创伤”,我们总是先想到身体创伤。还记得你小时候磕破膝盖或手肘吗?父母帮你清理伤口,贴上创可贴,提醒你得让它透透气,才能好得快。然后,伤口上面会结痂。不过,伤口又磕到了桌角或者你抠破了结痂(孩子会这么做),结果伤口又开始流血了。一旦伤口破损,你就和第一次一样感到身体上的疼痛。
情感创伤也是类似的。情感创伤形成的原因是你曾经有过一段痛苦的经历,而这段经历对你的情感和心理产生了影响。它表面上没有任何迹象(比如结痂),但会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情感创伤和身体创伤一样,在生活中被磕磕碰碰,再次变得坑洼不平。
不过,身体创伤能自然愈合,情感创伤在不加干预的情况下不会自行痊愈。我得遗憾地说,时间无法治愈所有的创伤。虽然时间能淡化一些情感创伤,但是,深层的情感创伤需要你的关注、你的临在、你的情绪表露以及你有意识的能量。创伤不会消失,只会褪色。
这就是为什么你不能对情感创伤视而不见。寻找原初创伤不是让你白费力气瞎找一通,而是指引你找到痛苦的根源。对多数人来说,情感创伤源于家庭系统,我们要从这里开始。
这是治疗师曾经问我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在开始治疗工作时经常问来访者的一个问题:你小时候最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是什么?
坚持一下。别忽略这个问题,你要花点儿时间回答它。我知道它可能引发许多情绪,也知道你在诚实作答时需要鼓足勇气并允许自己脆弱。不过,你的回答包含着重要的信息。
在你的家庭系统中,你想要却得不到的可能是你本可以拥有的东西。比如,即使你的成绩不好,也想有价值感;即使你与众不同,也渴望家人的接纳与关爱,也想有归属感;你想让家人优先考虑你;你想得到家人真诚地对待,希望他们不对你有所隐瞒;你想在令人害怕的家庭中得到保护。
当这些事物没有出现的时候,就会形成创伤。
换句话说,你可能出现价值感创伤、归属感创伤、优先级创伤、信任感创伤或安全感创伤。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这些内容。不过,现在你只需知道当你求而不得的时候,就会出现痛苦,而这些痛苦需要得到你的审视。
这不是让你寻找家人的错误。你的父母可能非常关心你,但是他们没有办法满足你的情感需求。你还要注意,不是拥有世界上最糟糕的故事才会受伤。你要尊重自己的体验,不要篡改、曲解或掩饰。这项工作的内容是命名你的创伤以及见证需要你注意的自我部分。当我们能够这样做时,我们就开始向自己暴露创伤。
你还记得娜塔莎为了家庭和睦,不仅帮父亲保密,还说不出自己的痛苦吗?为了挽救父母的关系,她如何掩饰自己发现了父亲出轨的证据?不过,无论她承认与否,娜塔莎对父亲的看法(关于父亲与父母婚姻的故事)在发现他出轨的那一刻就破灭了——她曾经认为她的父母彼此相爱、婚姻美满;她一直认为父亲是个善良正直的人;他每天晚上六点之前到家,愿意与家人共度时光,还为妻子做浪漫的事情,他真的很爱自己的家人。
娜塔莎无法调和她所看到的事情、所体验的感受,她没有办法把心中的父亲形象与有多年外遇的男人联系起来。她的生活、她快乐的回忆,都受到了质疑。她感受到了欺骗与背叛,她肯定母亲和妹妹的感受也是一样的。那一刻,她与父亲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样,她与母亲、妹妹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她产生了信任感创伤。
娜塔莎发现了她的创伤,发现了她的渴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一起探索她的童年、这次信任的破裂以及持续的影响。她命名了自己的信任感创伤,承认了她儿时的渴望是信任(而不是背叛)。此时,她发现了全新的、需要关注的自我部分,这第一次让她有了治愈的可能性。
我儿时最想要的是“我可以表现不好”。我希望当时的我知道我不必装得若无其事,即便挣扎与痛苦也没关系,我不需要成为适应良好、从容不迫的孩子;我希望我的父母当时能允许我这么做;我想让他们真正看见我、理解我,而不是只看见与理解我掩饰后的表象,我想让他们看穿我的伪装;我希望他们能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样,我就不用为他们负责;我不想为了照顾他们的感受,总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这是我所希望的改变。
现在轮到你了。
你可能知道自己在童年时期(或者一段重要的成年关系中)的渴望。你可能觉得这太容易了,根本不用多加思考。不过,如果答案不太明显,你需要慢慢思考,找到你真正求而不得的渴望。我们还可以改变提问的方式:如果你的童年能够改变,你想要的改变是什么?
如果你找到了答案,这很好;如果你一无所获,这也没关系。你一定会有找到答案的契机。
所有治疗师最喜欢提的一类问题是限制性问题(constraint question)。与其提问做某事(或者不做)的原因,不如提问阻碍你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因素是什么,限制条件是什么。
在你命名或揭示自己的创伤时,这类问题同样适用:阻碍你看见自己创伤的因素是什么?事实上,大部分人会使用一种或多种有创意的方法,阻碍自己看见创伤、揭示创伤或花时间处理创伤。我们会有意或无意地做出这类行为。
隐藏
掩饰创伤的方法之一是隐藏,我就非常擅长隐藏。你或许能猜到这一点,因为我小时候就这么做过,我和妈妈确实藏在壁橱里。从十几岁长到二十来岁,我隐藏的本领越来越强。我隐藏了一切脆弱的东西。男友做了我不喜欢的事,我假装不在意;朋友利用我,我装作没看见。在任何情况下,我说我很好,实际上并非如此。
我太会隐藏了,你永远不知道我心里有多么害怕和不安。
隐藏使别人无法了解你的真实想法。而同时,你对别人隐藏自己的伤心、痛苦、恐惧与不安,却让你以不真实的方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比如,我的来访者阿扎姆有安全感创伤,这让她被抑郁症困扰。有时,难受的感觉让她度日如年,但是,她在陷入困境时不会告诉任何朋友,而是周末独自一人待在家里。为什么?她的朋友没有觉得她感到沮丧或郁闷所以没有去找她。多姆有价值感创伤,耻于谈论自己的原生家庭,他害怕被恋人瞧不起,所以从来不把恋人带到父母的家里。隐藏可能让你在短期内感到安全,但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你在重要的关系中没有展现真实的自己。
回避
掩饰创伤的另一种方法是回避。你不去触及自己的创伤,从而回避自己的创伤。你尽量拉开自己与创伤之间的距离。你可能害怕别人的排斥或者亲近,所以你不去面对这一创伤,选择从不约会;你可能害怕失败,所以你从未提过升职申请。毕竟,如果你从来没有触及或看见自己的创伤,你也就不会揭示自己的创伤。这是回避的保护功能。
表演
一些人以表演的方式掩饰创伤。表演者拥有精湛的演技。你可以是完美主义者,使你的生活看似完美,这使你不必面对自己的恐惧、疑虑和不安。如果你表演出色,就不必面对痛苦。珍妮就是这样做的。她每周工作九十小时,只是为了得到老板的褒奖与同事的钦佩。她的工作业绩斐然,不过,她开始感到自己的工作表现不如从前。多年以来,她一直用工作表现衡量自己的成败。如果她总是在工作中受到嘉奖,她就不会产生自己不够好的感受,而不够好正是她童年时经常出现的感受。
讨好
我们还会讨好他人来掩饰创伤。你讨好他人,竭力不让别人失望,不知疲倦地取悦他人。罗泽是一位典型的讨好者。他告诉我他会参加所有朋友举办的每次活动。讨好者从不拒绝别人的邀请,总是最早出现,最后离开。他们想一直得到别人的赞许,就像罗泽一样,别人的赞誉让他不用面对自己不受欢迎或不想长大的感受。
允许自己脆弱是一件让你害怕、感到有挑战的事情。不过,这是我们为摆脱困境所做的尝试。如果你隐藏创伤,你就无法得到治愈;如果你回避痛苦,你也无法得到治愈。
此外,如果你用表演或讨好他人的方式远离自己的创伤,你就看不到自己的创伤,也就无法治愈。请仔细思考一下。
如果你掩饰自己的伤痛,就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不留意那些你需要关注的事情,就无法采取不同的生活方式。掩饰只会让你陷入困境。我明白,你可能还没有做好准备(向别人袒露你的痛苦,甚至充分体会自己的感受)。不过,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可以尝试为自己留出一点儿空间。这里只有你和我,如果你有顾虑,就不必把你的痛苦告诉别人。
掩饰创伤的原因是我们难以面对创伤。创伤会引发情绪与疼痛,让我们聚焦在过去痛苦伤心的经历上。关注当下比探究过去更容易。我想如果我们不用承认创伤就能继续生活,估计很多人都会报名。
不过,勉强继续是行不通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创伤是不会消失的。你远离了创伤,创伤仍然在那里;你忽视了创伤,创伤不会自行修复;你回避了创伤,创伤无法被治愈。
创伤一直存在的原因是它们想被治愈。
如果你试图掩饰创伤,它会想办法引起你的注意。事实上,它一直以你察觉不到的方式引起你的注意——这些方式比你认为的更常见。事实上,上一周或上一个月,创伤想要引起你的注意,但你不知道自己要注意什么。
你可能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像极了你的父母,比如你指责伴侣的口气和你妈指责你爸的口气是一样的,你冲伴侣发火的样子就像你父母对对方发火的样子。另外,你可能害怕重蹈覆辙,尽量避免效仿父母的行为。这种冲动在一些情境下是有益的,但也会使你在恐惧的驱动下做出决定——比如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冲突。虽然这种做法让双方看似相安无事,但是,你压抑了沮丧或担忧的情绪。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呢?你可能已经觉察到这些行为在你的友谊、工作关系或你以前或当下的婚恋关系中显现出来(别担心,不止你一人)。无论这些行为是有意或无意的,它们都是原初创伤想引起你注意的重要迹象。
过度反应
过度反应是最明显的创伤迹象之一。你对某件事的反应很强烈,这种反应就是一种警示。你的内在自我知道发生了什么,你的过度反应让你知道自己讨厌当下发生的事件,知道自己感到不适或受到威胁,或者知道自己面临着危险。
有时,出现过度反应的原因是你非常熟悉的感觉出现了。你和伴侣谈起一些让你脆弱的事情,而对方只顾着低头看手机,你就感到非常恼火。他的漫不经心让你想到了你的父母,他们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从来不会优先考虑你。你和朋友约好了见面,她又爽约了,这是第三次了,于是你和她绝交了。她的随意让你想到了你的父母,你的父母答应你的事情从未兑现。
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我在Instagram社群中问“令你产生过度反应的事情是什么”,群里出现上百条回答。其中一些回答是:被批评、遭抛弃、受责备、逃避责任、别人说我太敏感、打断我说话、不被理解、被排斥等。为什么我们会反应过度呢?在后续的章节中,我们在探索不同类型的创伤时会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不过,现在的重点是,你要知道强烈的反应就像沙漠中的旗帜一样,如果你挖深一点,就会找到需要处理的原初创伤。
夸大事实
内在创伤的另一个迹象是夸大事实或者你的表现与诱发事件不一致。马希卡与她的男朋友交往几个月了,于是,她热情地邀请对方来家里吃饭。不过,当她的男朋友空着手来到她家,马希卡忙着做饭,而对方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的时候,马希卡就不太高兴了。对方很健谈,说了自己的近况,还关心了马希卡的近况。但是,马希卡内心嘀咕:真不敢相信你居然这么不体贴,你咋不问一问要不要帮忙呢?你就会使唤人,我烦透了照顾别人。不久,她就把内心的怨怼说了出来。“你不想和我在一起,为什么还要过来呢?”她哭了起来。这种交流方式令许多人感到困惑。受邀而来的人只是高高兴兴地来到这里,可能并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马希卡的过度反应针对的既包括当下发生的事件,也包括当下没发生的事件。
如果你的反应过度,你就要思考一下它背后是否有错综复杂的因由。这有助于理解当下发生的事件,或者至少给它提供一个理解的背景。在这个例子中,马希卡在酗酒的父母身边长大。父母只会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使唤她。她的男朋友空手而来,也不主动帮忙,于是马希卡无意识地唤起她被家长使唤时的愤怒情绪。从深层来看,她体验到的是过去的消极情绪,而不是现在的消极情绪;并且,由于未治愈的优先级创伤,她产生了强烈的反应。我们将在第5章中着重讨论这类创伤。
功能失调
掩饰创伤的另一种迹象是你反复做出不利于情绪、身体、心理、关系或精神健康的行为和选择。你可能一再选择同一类型的伴侣:他们总是欺骗你或瞒着你,或者他们情感淡漠或不想结婚。或者你在一夜情之后第二天总是感觉很糟糕,你再也不想一夜情了,不过你发现无论你怎么下决心要改变,你都会做出同样的行为。你也可能花光积蓄,追赶朋友的消费水平,却在月底交房租时捉襟见肘。
你有过类似的行为吗?
这都是功能失调的表现。这类行为包括拖延、约会时耍心计、撒谎、原谅伤害性的行为、陷入无意义的争论、出现消极的自我对话,以及在一段关系中总是吃亏(非互惠关系)。其共同点是它们都反映出未被承认的创伤。
破坏
最失调的模式之一是损害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关系。当你做出破坏行为时,你往往会无意识地考验他人,想继续隐藏并加剧自己的创伤,或者想把需要治疗的创伤显现出来。
我认为考验关系或破坏关系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就是不忠。欺骗有多种原因,不过,根据我的治疗经验,欺骗是一种破坏行为。“如果我出轨,你发现了就会离开我”,其原因是“我不配拥有这段关系”。这强化了“你不配拥有爱、亲密或恋情”的价值感创伤,最终表明你不值得被选择。
不过,个体做出破坏行为,也可能是为了治疗创伤。治疗过程可能是:“如果我出轨,你就会发现,这将破坏我们的关系,但我们可以谈一谈为什么我觉得我配不上你,谈一谈为什么我觉得我不够好,或者你能帮我了解为什么我是你生命中有价值、重要的人,值得和你一起携手未来。”这种情况比你认为的更普遍。
提出你无法接受的建议
最后,你可能想不到的一个创伤迹象是:你给别人提出的建议,自己却做不到。我知道很多人赞同这一点,我敢肯定大多数人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你告诉朋友不要搭理他的前女友,但是,你的前女友一发信息,你立马就回复;你建议自己的弟弟或妹妹在面试前如何调适心态,但你在面试时却不自信;你在自己的社交主页上说人要自爱,但你很难喜爱自己。
如果你难以接受或采纳自己提出的建议,这说明你有未解决的创伤。你提出自爱的建议,自己却不能接受,原因是你从小认为没有人会爱你。我们的言行不一致,表明我们必须放慢节奏,弄清未治愈的创伤是什么。
以上方式不是创伤引起注意的全部方式,但我认为它们是最常见的创伤迹象,让我和我的来访者知道还有更多值得审视的地方。如果你出现以上任何一种迹象,我几乎可以断定你还有更多未揭示的创伤。
你将在这本书中看到大量的故事。因为许多人都擅长掩饰自己的创伤,有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别人的故事觉察自己的创伤。他人的故事可作为示例,引起我们的共鸣。阅读这些故事并进行相应的练习,有助于使被你掩埋或难以察觉的创伤显现出来。你不一定有我所提到的各种故事和创伤,不过在这一章以及第二部分,我希望他人的故事及他们的发现能引发你的顿悟,帮你命名自己的创伤。我们从我的来访者莫妮卡开始吧。
四十一岁的莫妮卡找我治疗,她怀不上孩子,感到很伤心。她想尽一切办法也没能怀孕。她身心俱疲,只想赶快怀孕。
她说她的现任丈夫迈克尔温柔体贴、愿意付出,与第一任酗酒的丈夫截然不同。不过,前一天晚上,她和迈克尔从各执一词到针锋相对,吵得不可开交。莫妮卡在谈到这场争吵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
“我知道迈克尔下班后打算出去吃饭。一周以前,他和我说了这件事,早就定好了。他十一点左右回到家,我无缘无故和他吵了起来,甚至摔了他的手机。我尴尬极了。”
她的反应过于强烈,却又莫名其妙——甚至她也这么认为。她问道:“我不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做。他没有错,他晚饭后回到家,一直和我沟通。我怎么了?”
莫妮卡过度的反应是创伤为了引起她的注意而造成的严重情况。我们决定进一步探索,看一看前天晚上她的创伤是不是被激活了。
莫妮卡的母亲二十来岁时怀上了她。“我的爸爸从不在身边,我的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当妈妈。没有人照顾我,没有人指导我,也没有人支持我。没有人留意我的存在。我必须自己解决一切:从做作业到吃饭,再到上下学。这太可怕了。”
这时,我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的治疗师曾问过我):“你童年时求而不得的东西是什么?”
她回答:“所有东西。”
从许多方面来看,这是真的,但有失偏颇。我静静地坐着,给她留一点儿时间调整自己。
她的眼中噙满了泪水。“我只是想知道我很重要,有人关注我,有人问一问我的状况。一切靠自己太累了,是我的要求太高了吗?”
当然不高,但是,这不能改变她的感受。
我问道:“昨天白天发生了什么事?”
“我不仅要上班,还要看医生。”
“结果怎么样?是生殖科的医生吗?”
“是的。结果不太好。医生的话让我感到沮丧不安。医生认为我无法怀孕,建议我们考虑代孕。”
她很难接受这个消息。
在前几次会谈中,我了解到她的第一任丈夫尼克最喜欢酗酒。他会忘记重要的事情,错过早就定好的活动,他要么宿醉未醒,要么神志不清,什么也帮不了莫妮卡。这段婚姻显然重复了她童年的互动模式,注定要失败。它确实是失败了。
不过,莫妮卡经过谨慎的考虑才选择了迈克尔。“一切都很好”,她说,“他爱我,为我们的将来打算。我们都喜欢冒险,相处得很愉快。”她确信他们不会有问题。
我问她:“迈克尔对代孕有怎样的看法?”
“我不知道。我没告诉他。”
“哦?你为什么不告诉他呢?”
“我们不经常谈论生育问题。他太想要孩子了,很难接受代孕。在他的第一次婚姻中,生孩子就是大问题。他的前妻不想生孩子,于是他们离婚了。所以我不想让他知道。他知道我约了医生,做我该做的,你知道吗?我有责任怀孕。”
“我知道”,我说,“我知道你总靠自己解决问题。我在想你昨晚想这件事时,想到了什么?尽管你知道迈克尔出去吃饭,但是,你想让他问一问情况怎么样。这样,你就不用一个人考虑接下来怎么办了。”
我们沉默了几分钟。她的身体弯了下来,双手捂住脸,抽泣起来。当然,迈克尔并不知道莫妮卡在看医生时发生的事,甚至不知道她看过医生了。在这一背景下,莫妮卡过度反应的原因就慢慢浮出水面。
迈克尔和莫妮卡的婚姻很和谐,但是,莫妮卡无法独自决定。他们都想要孩子,这需要双方的参与。她需要感受到他的努力、他的兴趣以及他的承诺。她令人困惑的过度反应直接指引着我们找到了她童年的创伤(我们将在第5章中详细讨论优先级创伤)。迈克尔没有提供支持、指导与关爱,这激活了她的创伤。
当你多次按下“再一次”的按钮时,你常常会自我批评,甚至厌恶自己。像莫妮卡一样,你可能问自己:“我怎么了?我为什么一直如此?为什么我不能改变这种模式?为什么我一直选择这种人呢?为什么我总是对我妈发脾气?为什么我还没办法释怀?”不过,这些问题只会让你兜圈子,并没有指明解决的方向。事实上,你的行为均有理由,你的内在自我想保护你。你只需要你的意识来帮助你摆脱原有的模式,走上一条更健康、更具建设性的新道路。首先,你必须揭开并命名那些促使重复模式出现的创伤。
你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你和他人的行为使你走上了原生疗愈之路。在这本书中,你会了解到要想走上更健康的道路,你需要审视你的原初故事,以及你在家庭中由于求而不得所导致的创伤。你会学习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这种状况似曾相识吗?”“我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感觉,是在什么时候呢?”“当时我和谁在一起?”“这一刻,激活了我过去怎样的经历?”你会开始注意自己的失调行为,找到并理解当前出现的、你需要关注的原初创伤。
你会学会如何命名自己的创伤,如何看到并尊重你过去的痛苦,与你的痛苦同在,然后找到改变你人生与行为模式的方法。这就是你将在下一章中学到的原生治愈实践。
在本章的结尾,我想提醒你:你的生活不会困扰你,而是会治愈你;你的创伤不想伤害你,而是想让你得到解脱;重塑自我并掌控生活是漫长持续的过程。不过,在觉察原初创伤的影响、努力减少创伤对当前行为的作用的过程中,你就已经走上治愈之路了。
因此,在从“现在开始吧!”到第一次接受治疗的转变中,你准备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