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努力工作,才能高效理财

我在学校教财富管理相关的课程,我教的学生中,有好些人能做出很不错的投资决策。有一次,一位学生告诉我,他不打算找工作了,他想用自己掌握的投资策略进行理财,即使不工作,也能有不错的收入。我当时听了,连忙劝他:一定要找份工作,而且还要很用心、很努力地去工作,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去做好理财。

理财不能替代工作

理财和工作,不是替代关系。我身边有许多朋友,把工作辞了,专门在家炒股。我并不支持这样的做法。理财不能替代工作,理财的收益不能代替工作收入。

我们通过理财获得的收益,和通过工作取得的工资收入,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工资是劳动所得,你付出了时间、精力,贡献了劳动成果,相应地,每个月你都能领取劳动报酬。工资收入能用来应对你的日常开支,因为这两者在时间周期上是匹配的——你每个月都有开支,每个月也都有工资。

然而,理财的收益是不确定的,不是每个月都有的。即使按科学合理的方式投资股票或基金,长期能获得财富的显著增值,但短期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是有可能亏损的。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期望每个月都从理财中获得正收益。因此,理财所得并不能完全匹配日常开支。

事实上,我们需要用长期的眼光来看待理财。通过理财取得丰硕的成果,需要时间。寄希望于用理财来应对日常开支,既不切实际,又会因为频繁支取理财的资金、干扰理财的过程,影响最终效果。

只有努力工作,才能高效理财

要想高效理财,前提是努力工作。只有努力工作,你才能获得充足的收入,在满足日常开支之余,还能有资金投入理财。投入理财的资金越多,财富积累增值的效果就越显著。

仍以从25岁开始定投,按年化收益率10%计算,每年定投金额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所积累的财富差距,如图2.4所示。若从25岁开始,每年定投5万元,按年化收益率10%计算,到65岁时积累的财富接近2 500万元。但如果每年定投金额减少1万元,降到4万元,那到65岁时积累的财富就下降至1 947万元,少了500万元。事实上,从图2.4中可以看出,每年定投金额每下降1万元,按年化收益率10%计算,到65岁时积累的财富就会相应减少500万元。

图2.4 不同定投金额带来的财富积累差距

反过来,这也意味着,你若更加努力地工作,每年能多攒1万元进行定投,你在65岁时就能多积累500万元!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将更有动力去努力工作。

努力工作,你将获得长期、稳定、丰厚的收入,这是对理财保持稳定投入的前提。为了获得稳定的收入,你需要在工作中具有深厚的专业优势,建立出色的职业口碑,让自己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为所在机构做出卓越的贡献,为身边同事提供不可或缺的帮助与支持。

因此,我建议即将或刚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在找工作时,不要太看重当前的短期收入。你最需要关注的是这份工作、这个平台能带给你的历练,让你在三五年后再去找工作时,个人能体现的价值是多少。因此,你需要努力工作,让自己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和难以替代的价值,这是长期、稳定、丰厚收入的最核心来源。

努力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应对日常开支,还在于为理财提供更多的本金来源。播更多的种子,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Ta/pyPbtS9OqdzM1GSTmbqDm0A/7WRmiinx2f9tUs+kUAofKueoFwEV44VZNg1N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