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治理为何丧失秩序

熟悉公司治理的人或许都知道美国苹果公司董事会曾经驱逐又请回乔布斯的故事。那段时间,苹果公司的治理秩序一度陷入动荡,公司业绩和公司前景也阴晴不定。 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每年都有一些类似事例。我国的公司治理秩序动荡的事例也不少。过去几年,就有万科公司新进入大股东与董事会对峙的事例 ,以及康佳公司股东争夺控制权和战略决定权的事例 。即使一些老牌大公司也时常出现治理秩序动荡的情况,譬如在丰田汽车公司,曾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丰田章男对电动车战略持犹豫不决态度,美国机构投资者批评丰田董事会缺乏独立性、丰田章男本人无法胜任领导职位,这导致丰田章男不得不卸任首席执行官职务,但日本本国股东却支持丰田章男继续担任董事长,因而股东之间矛盾不已,公司人心浮动。 在现实中不难看到,如果公司大股东或管理层频繁更换,不但会导致人心惶惶,而且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即使在家庭或家族成员合股的公司,股东抢夺公章、霸占账册、私签合同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从而动荡不已。此外,我国上市公司中有一些无大股东和实际控股人的企业,这些企业看起来“治理结构”健全,治理程序合法,但时常陷入争斗与分裂的漩涡。而在国家治理领域,有很多国家的“治理结构”看起来像模像样,既有民选议会,又有看似独立的法院,还有可以发挥监督作用的新闻媒体机构,但类似的混乱戏码更吸引眼球。而在实行强势统治加管理的地方,尽管比治理失序更加恶劣的事情时有发生,但人们通常以为,“旧”统治加管理的“坏”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对此见怪不怪;但是,“新”治理却有这样那样的“不好”,是难以被人们接受的。

任何群体、团体与机构都需要维持基本秩序,哪怕是由强力压制一些人的权利和自由而建立起来的秩序,否则,就会陷入集体福祉损失和发展机会丧失的境地。美国保守主义思想家柯克(2018)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秩序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他指出,秩序意味着系统性、全局性、稳定性的和平;如果不理解何为秩序,那就请看其反面吧——冲突、暴力,以及正常工作被停止,正常生活遭破坏,等等。美国著名政治理论家福山(2014)则指出,人类既是群居动物,又是相互争抢的动物,所以秩序和失序与人类的各种组织纠缠不休;人们总是在探讨如何到达丹麦,也就是既能够实现和平稳定有秩序,又能保持自由、民主和繁荣。对于治理秩序,英国著名学者罗兹(2020)明确指出,治理通过相互博弈和建立规则,可以实现一种基于分权、参与、协调、合作的秩序,这是一种包容性的有序状态。

实证研究更有说服力。世界银行(2012)曾经专门对秩序与发展问题进行过国别研究,其研究报告精辟地指出,人与人之间虽然存在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例如应该讲求利益方面的公平、权利方面的正义,以及基本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等,但这些观念和准则往往难以自我实施,因此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导致和平稳定的秩序;在治理最薄弱的地方,最容易产生不稳定以及重复性暴力。公司治理专家虽然不像政治理论家那样精于研究政治体系的秩序和失序,但常被引用的詹森和麦克林(1976)的经典文章所讲的委托代理关系,本质上就是分析公司中的内在冲突问题。而科克兰和沃蒂克(Cochran and Wartick,1988)在界定公司治理含义时就认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无非就是如何妥善解决公司中不同利益方的冲突问题,主要是股东、董事、管理者之间的冲突问题,以利于公司保持基本秩序,并在寻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获得良好发展。为什么要关注他们之间的冲突,寻求他们之间的和谐呢?正如霍尔和墨菲(Hall and Murphy,2002)的研究表明的,如果缺乏恰当的机制,一般而言,掌握控制权和战略资源的管理者对增进自己的利益比增进股东的利益更有兴趣。因此,只要在利益不一致的地方就可能出现失序,尤其是在权力和资源不均等的地方,且权力和利益得到日益正视和伸张的时代,就更有可能出现失序。治理恰好把这样的地方推向这样的时代。这意味着,治理的失序可能比统治加管理的失序更容易出现,尽管后者的破坏性往往大得多。

是学者和国际机构把这样的地方推向这样的时代吗?也许是这样。不过,正如亚里士多德指出的,人类天生需要参与,而不仅仅是接受分配和给予。所谓天生,就是自从有人类以来,或者更确切地说,自从人类社会出现组织和团体以来,参与的愿望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事实上,正如上一章指出的,治理的历史痕迹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所处的古希腊时代。当然,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应该也有类似的痕迹,只不过被后来的选择性史料掩盖。也就是说,权力和资源分布不均是自古一直延续至今的事情,必定要接受当今时代的挑战;而人们的参与要求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都受到严重压制,只不过在当今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因此,学者和国际机构不过是呼应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而非无中生有。单就治理最活跃的公司领域而言,在当今时代,随着股份制的普及和资本参与度的空前提高,当公司由大量股东出资构成时,当众多小股东根本不可能染指公司的管理权力时,怎么可能继续维持统治加管理那样的模式?因此,追寻治理秩序无疑是必然趋势。在社会领域、公共领域,这种追寻更是时代潮流。 ujGqjg2r02p4QAFCr7p0Kk8cnitTy9OjfKt1rbDc2tLvtNJ8qgT0G+EicjFulDM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